马头山楼顶小产权房深圳?“四连冠”背后的清远乡村振兴密码

近年来,在清远1.9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一幕幕乡村蝶变的故事不断上演,农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乡村振兴迈出坚实的步伐。202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2.1亿元,总量排名全省第6,同比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41元,增长速度位居山区五市之首,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面向新征程,清远久久为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谱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推动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努力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清远经验”。

走进位于英德市连江口镇的连樟村,栋栋新房错落有致、门前庭院花团锦簇、扶贫车间机器轰鸣、现代产业园瓜果飘香……一幅村美、民富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短短几年时间,连樟村这个昔日省定贫困村已变成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不足4000元增长到目前的2141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突破200万元。今年11月,连樟村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每天一早,连樟村村民陆奕和就到承包的麻竹笋山上忙碌。“收成好的时节,一天可以收获300斤的麻竹笋,一个月下来就有上万元的收入。”陆奕和说。这几年,通过种植麻竹笋,他实现了脱贫致富,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在清远,像陆奕和一样成功脱贫的有超过12万人。近年来,清远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全市12.3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6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清远探索建立了制度保障、产业增收、金融扶持、就业培训、社会扶贫、内生动力六大脱贫长效机制,并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防返贫监测对象全部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要求实施帮扶。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清远全市8个驻县帮扶工作组和80个驻镇帮扶工作队、962名帮扶干部投入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在全省率先设立“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专项信用担保基金”,放大10倍向乡村振兴经营和实施主体进行授信。

清远还注重多维度凝聚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深入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动711家企业对接帮扶村庄,帮扶资金和帮扶物资合计约5亿元,帮扶受益人数达21万人。加快推进脱贫劳动力外出返岗务工、设立公益性岗位,多渠道促进稳岗就业。截至今年7月,全市有劳动能力脱贫人口实现就业29160人,稳定就业率达99.57%。

每到周末,清城区石角镇北江大堤附近热闹非凡,市民争相前来打卡,或在“网红树”下露营,或在沙滩上嬉戏、或到马头山上攀岩……这也是清城区石角镇精心打造的“多彩北江凤舞清平”石角乡村振兴示范带。

石角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示范带全程约20公里,打造面积约15平方公里,覆盖黄布村、城中社区、灵洲村等5个行政村(社区)、53个自然村。沿途将乡村自然景观、现代工业田园综合体、特色河鲜美食、人文历史等串珠成链,绘出“水韵清城、美在石角”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视线转北,在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金坑村金三路,绿树成荫、鸟鸣啾啾,一条刷上红黄蓝三色的崭新沥青路,宛如延伸在瑶山乡间的“彩虹曲谱”。它与稻鱼茶和茶药菌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南岗千年瑶寨等节点,串珠成链形成“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

“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形状,连接25个特色节点,全长100公里,从三江镇金坑村至大麦山镇黄莲村,沿省道S261串珠成链,带动沿线5个镇、60个行政村,联农带农11万人,是连南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平台。

近年来,清远美丽乡村建设不断进阶,促进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清远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积极探索推行“一张挂图作战、一个机制推动、一批资金投入、一套标准创建、一个群众重点主体、一个擂台竞技、一张榜单督导”的“七个一”工作法,点、线、面结合打造美丽乡村2.0升级版。

根据《清远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和《清远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总体规划》,用2年到3年时间打造25条以上镇村同建同治同美的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带串联全市25个镇街489.4公里,辐射带动115个行政村约50万人。

截至今年9月底,2021年重点推进的1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进度均达到80%以上。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基本形成“一县一品牌”“一带一主题”,县县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的生动格局。重点推进的1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累计投入各级资金16.88亿元,建成美丽乡村879个。

此外,通过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突出短板,清远乡村风貌改善明显。“五级梯度”创建美丽乡村11165个,占总村数77.79%;96.17%自然村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100%;生活垃圾“村、镇、县”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

眼下正值连州菜心上市期,走进位于广东西北门户、南岭山脉南麓的连州市,连片开阔的土地上满眼翠绿,连州菜心喜获丰收,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菜农忙碌的身影。

“今年我们基地菜心种植面积比去年多了几百亩,预计可达800亩,亩产约3000斤,价格比去年上涨30%,以电商订单较多,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等地。”近期以来,连州市东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家豪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连州菜心被列入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广东省农业农村厅“12221”市场体系建设重点项目。连州正在不断健全标准化、市场化、数字化、国际化的连州菜心产业体系,致力将连州菜心打造成为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振兴发展的“希望菜”“黄金菜”。

在清远英德市西牛镇,翠竹漫山遍野。在收获季节,竹林下破土而出的麻竹笋一片金黄。目前,英德市麻竹笋种植面积达62万亩,从业人员达7.29万人,产值约32亿元,麻竹笋成为村民致富的新路子,一度被当地人称为“剥皮黄金”。

“我们两夫妻一天能砍1000多斤笋,一年能赚三四万元。”今年67岁的西牛镇笋农肖亚容说,自己种笋已经有二三十年时间,家里种了上千棵麻竹。

据悉,英德麻竹笋主要制成笋干、酸笋、盐笋片、即食笋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有数据显示,日本市场上超五成竹笋来自清远,其中笋干产品市场占比达到95%以上。近3年,从清远地区出口麻竹笋及其制品达1083批次,货值6.1亿元人民币。

连州菜心和麻竹笋均是清远特色农业产业,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清远拥有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农产品。

如何让优质农产品“出圈”进万家,破解“增产不增收,优质不优价”难题?清远深入实施“五大一深化”提升行动,选取了产业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等五个优势特色产业,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打造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带动清远百万农民持续增收。

在五大百亿产业拉动下,今年上半年,清远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增速全省排名第四;增加值136.4万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73元,同比增长4.6%。

清远连续4年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位列粤北5地级市第一名。图为英德连樟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清远富民兴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农业产业强镇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园已实现一县一园或者多园,联农带农超过15万户。

“我们眼前的这块荒地,半年以后,就会建起小桥流水、景观瀑布。”在清新区浸潭镇六甲洞村委会彭屋村“三块地”改革民宿项目建设现场,六甲洞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邹瑞文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而就在几年前,六甲洞村却是另一番光景,这里山多田少,难以集约发展产业,村民纷纷外出务工。转变始于2016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下迳村小组盘活整合2600平方米宅基地,与社会资本合作经营小华山休闲度假项目,村年集体经济收入由2015年的2万余元增加到2021年的500多万元。

蝶变不止发生六甲洞村。走进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淡地村小组,楼房崭新,道路宽敞,原生态精品民宿群落临水而立,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该村整合30亩闲置宅基地和40户旧农房用于发展乡村民宿,为村集体每年带来土地红利收入12万元。

如今,淡地村小组已从原来闭塞的“空心村”华丽转身为“网红旅游度假村”。“近几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淡地村村民小组组长邓敏聪欣喜地说。

旧村变景区、农村“沉睡”资源被激活、村民变股东……近年来,在清远广袤农村大地上,一场场蝶变不断发生,城乡融合步伐加快,乡村振兴动能更加澎湃。

清远坚持问题导向,敢啃“硬骨头”,围绕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金融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清远农村综合改革新路子,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结合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契机,清远率先在全省探索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改革,制定出台了探索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出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暂行办法。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通过出租、入股、转让等形式共流转承包地184.82万亩,占比54.7%。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市累计查清集体资产122.33亿元,98%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完成成员身份确认,量化经营性资产18.76亿元;224个经济合作社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

【记者】邓文燕

【摄影】曾亮超

马头山楼顶小产权房深圳?“四连冠”背后的清远乡村振兴密码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hynews/127474.html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