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大学生租赁房已逐步投入使用,月租低于周边;郑州落户零门槛扩展至专科生,不与就业纳税挂钩
来到武汉第七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研三的彭超终于办了一张本地手机卡。这些年,他用的号码一直是老家浙江金华的,按照此前的计划,彭超想毕业后就回浙江。
让他改变主意的原因很多,求职状况、父母意愿、房价水平、城市前景等,而最终让他决定留下的因素之一,是今年6月份武汉推出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照此计划,彭超享有大学生无门槛落户、大学生“八折购房”、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
11月23日,郑州召开“智汇郑州”人才新政发布会,正式公布“智汇郑州”人才工程“1+N”政策体系。这也被称为郑州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包括中专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三年内向符合条件的就业创业者发放每月最高1500元的生活补贴、向符合条件的在郑首次购房者发放最高10万元的购房补贴等。
今年以来,诸多二线城市加入“抢人”阵营。长沙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的目标;南京将人才分为6类,分别给予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公租房、购房补贴等待遇;成都推出“蓉漂”计划,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实施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对来成都应聘的外科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
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成都、南京、杭州、西安、郑州、长沙等二线城市纷纷向大学生伸出橄榄枝,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碗里来”。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樊秀峰认为,我国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依赖的是廉价劳动力,也就是第一次人口红利。目前,我国更多转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中专以上的人才占比越高,享有的人口红利肯定会越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各个城市争夺的,其实是第二波人口红利。”
武汉租赁房与安居房
武汉市委市政府10月11日发布《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未来五年,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其中,大学毕业生安居房85万平方米,以6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大学毕业生租赁房165万平方米,以人均租住面积20平方米为主。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如属于合租的可低于市场价30%)。”
目前,武汉市的安居房还在建设中,而租赁房已经逐步投入使用。11月28日,武汉市招才局协调推进部部长石柏林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武汉市已筹集到6816套租赁房,分布在武汉市13个辖区,户型包括单间、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等,根据所处地段和户型来定价。
申请租赁房的程序也较为简单,大学毕业生只需要在“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信息平台”申请,提交材料,政府依据轮候顺序及学位等情况确定配租顺序,申请人便可签订租赁合同,办理入住。
11月29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的一处租赁房。此处租赁房是7月3日发布的首批房源之一,位于汉口年华小区3栋1单元的3楼至26楼,共96套房。小区刚建成两年,设施很新,有电梯,每套房40平方米左右,一半是单人间,月租700元,一半是双人间,月租合计800元。新京报记者查询,在同等地段同样面积的房间,租金超过1000元。
今年刚从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王爽是最早申请租赁房的毕业生之一。之前,王爽在单位附近的一个老旧小区租了一间卧室,住在九楼,没有电梯,每月租金800元。
7月下旬,王爽看到租赁房源发布的信息后,在网上提交了申请。过了半个月,她接到了武汉市房管局的电话,不久便搬了进来。
单间不大,五脏俱全。卧室、厨房、厕所、阳台,该有的空间都有。家具家电也是提前配备好的,床、衣柜、书桌、餐桌,空调、抽油烟机、燃气灶、热水器、洗衣机等一应俱全。搬过来后,王爽只添置了一个晾衣架。
和王爽不同,由于学历是本科,李瑞和于丹只能申请双人间。根据现行政策,本科生只能申请合租,一般是两室一厅,但汉口年华小区只有单间,只好在房间里摆上两张床。
新京报记者到访时,两个女孩正在做饭。几根蒸玉米、两碗羊肉糊汤面,两人忙活着,有点转不开身。“其实感觉有点像住在宿舍,但比宿舍要好一点,因为有厨房,刚毕业能住上这样的就已经不错了,至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于丹说。
住房政策成标配
彭超从未考虑过去北京、上海等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房价是比较吓人的”。这位即将步入社会的男生有自己的计划——毕业几年内买套小房子,等以后有能力,再把父母接来同住。这个计划在一线城市实现起来“有些困难”。
由于签约单位为入职两年内的新员工提供宿舍,彭超暂时还不用考虑武汉的租赁房政策,但他的校友,华科14级本科生耿丹则早就盘算好了。“毕业了就租(租赁房),再工作几年有经济实力了,肯定会先买一套(安居房),200万的房子就能便宜40万。”
武汉大学生“八折购房”的消息传出来后,不少声音质疑政府干预市场,扰乱市场价格。一提及此,石柏林有些委屈。他解释,所谓“八折购房”并非政府要求开发商直接给大学生打折,也不是公共财政简单的补助、补贴,“如果党委政府直接拿钱补贴,这是不可持续的”,而是通过政策手段,降低土地等房屋成本,实现大学生租赁或者购房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八成。
石柏林介绍,武汉市大学生保障性住房的主要来源有几部分。首先,城投公司等国有平台建设商品房时,有一定比例的配建房。以前配建比例是3%-5%,政府用于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现在借用这种政策模式,提高商品房配建比例,用于大学生保障性住房,本质是由国有平台让利给大学毕业生。
其次,保障性住房还有一部分是现有房屋改建的。随着武汉产业结构调整,一些老厂房被拆除,但厂区的一些职工住宅楼还可以用来解决大学生的住房问题,“不改建就是闲置的,甚至浪费的”。在资源比较紧张的市中心辖区,政府还会从市场上租赁部分房屋。
石柏林说,“大家都会用看似很有道理的大道理来抨击这些政策,现在是市场机制啊,为什么要用行政手段去解决?好,都用市场机制解决,党委政府是不是就什么都不搞了?”“那些带有一些指责性的,都不一定站得住脚,就是大话一说,做实事是最难的。”
今年以来,多座城市均推出人才公寓计划。重庆两江新区推出创新创业人才公寓,成都市的首批人才公寓将于2018年1月交付。即使没有此项计划的城市,也多提供各种类型的住房补贴、生活补贴。西安则提供住房补贴和人才公寓两种形式的优惠政策。
郑州于11月23日发布的“智汇郑州”政策中,对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在郑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
针对在郑州工作并拥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副高级职称(高级技师)以上的非郑州户籍人才,在郑州购买首套自住商品住宅,在限购审查时只审查学历、职称和教育、人社部门的认定证明,以及购房人的就业状况,不再审核社保和个税证明的缴纳期限。
属于顶尖人才的住房优惠力度更大。郑州对全职引进或当选两院院士以及同等层次顶尖人才,给予不超过300平米的免租住房。对全职引进或新培养的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及同等层次的国家级领军人才,给予不超过200平米的免租住房。上述人才在郑州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的,可以无偿获赠免租住房。
户口和收入
在落户问题上,各二线城市明显降低了门槛。
《郑州市人才落户政策实施办法(暂行)》规定,拟将户口迁入郑州城镇地区的中专以上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技能人才,仅需提供一些基础材料,例如应届中专以上院校毕业生(含两年择业期内)和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毕业证、户口迁移证和居民身份证;往届中专以上院校毕业生和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毕业证、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无就业、纳税等硬性要求。
这项被称为郑州“史上最强”人才政策,将落户零门槛的范围拓宽到专科生,且不与就业和纳税挂钩。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战局,一些城市的政策也在不断升级加码。10月,武汉出台《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的通知》,将此前落户要求的年龄限制、择业期限制、劳动合同、社保证明、营业执照等条件彻底取消。
武汉市招才局协调推进部部长石柏林告诉新京报记者,10月份的零门槛落户政策推出来后,落户与就业创业全脱钩,落户人数快速增长。不到两个月时间,落户人数就超过去年同期4.4倍,现已达到10.9万。从年初到11月底,留汉大学生数量已经超过了20.5万,创历史纪录。
另一项舆论关注的焦点是,武汉出台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即大学专科生4万元、大学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
石柏林说,这个标准的制定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招才局、人事局委托第三方,对武汉现有的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薪资标准、一线城市毕业生的薪资标准,成都、杭州等同类城市的薪资标准都做了调研,“比较以后发现,我们在同类城市里头是比较高的,仅仅低于杭州,但郑州还没有达到我们这个标准。”
石柏林强调,标准是指导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但也不是毫无约束力。标准推出后,武汉市工商联、国资委都公开承诺,大学毕业生就业薪资超过这个标准。
然而,新京报记者在武汉采访了多位专科毕业生,不止一人表示,没听说过这个最低薪资标准,实际年收入也未达到4万元。田甜今年毕业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目前在武昌一家工程咨询公司就业。田甜表示,自己月薪只有2100元。
新京报记者还随机探访了几家互联网科技类小型企业,几家企业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听说了指导性最低薪资的政策。部分企业并未达到最低薪资标准,但尚未有依据政策调整工资的计划,“我们给工资主要还是看能力,政策的影响不大”,一家企业的人力部门负责人说。
较晚加入战局的郑州市人才新政亮点之一是,对新引进落户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如此大规模的补贴发放同样遭到舆论质疑,是不是滥用公共财政资金?政府收入能否负担得起?
对此,郑州市新闻发言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石大东说,这笔开支是为未来买单,为子孙后代买单,“这个多少钱都得花。”他打了两个比方,“你引进了几十万大学毕业生,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马云这样的杰出人才?你引进了就有可能,你不引进就没可能。”“就像你养孩子,你砸锅卖铁也要让他读书,你现在砸锅卖铁,他以后给你买汽车,你现在不砸锅卖铁,以后就看不到汽车。”
对于高层次人才,郑州更是不吝重金。对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和国家“千人计划”等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奖励。在11月23日的人才新政发布会现场,六位两院院士所率的团队分别获得了2000万元奖金。
人才与城市未来
为了通过各种渠道把政策宣传出去,多地打出“校友牌”、“同乡牌”,希望借助名人的影响力宣传造势。武汉邀请湖北仙桃人、武汉大学校友、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担任“招才顾问”。郑州聘请了施一公、许家印、阎连科等河南籍知名人士担任“人才特使”。
在11月23日的郑州人才新政发布会上,施一公表示,自己作为“在郑州出生,在河南长大,18岁之前几乎没有踏出过河南地界的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愿意把优质人才推荐给郑州,助力郑州发展。
石大东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些人才特使都是在各自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为了请来这几位人才特使,郑州市委拿出了“三顾茅庐”的劲头,电话一打再打,“跟骚扰电话一样”。他们还请了郑州本地知名的书法家,手写了小楷请柬,派专人送到人才特使手里,让对方感受到郑州市的诚意。
对于这些举措,彭超颇不以为然。他觉得,一座城市要想留住人才,最关键要有自己的核心产业。“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金融中心,不用出什么政策,人口自然会聚集。”彭超告诉新京报记者,他的同学有想做程序员工作的,就会更愿意去杭州、成都发展,因为那里的互联网产业比武汉发达。
耿丹认同这个观点,他说自己之所以留在武汉,是因为找到了薪酬、发展空间都更适宜的工作,“这才是一个人留在一座城市最主要的原因。”他认为武汉与其去吸引人才,不如去吸引企业,有了优质企业和工作岗位,留人自然不是难事,“反过来说把人留了,没有工作岗位,别人还是要走。”
某985高校毕业生杨乐珊去年跳槽了,离开上海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入职杭州阿里巴巴。杨乐珊是北方人,喜欢上海。让她择城而栖的理由很简单,她认为企业比城市更重要,进入一流的平台更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对此,石柏林认为,人才和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武汉要留才,当然要提供更好的企业,更多优质的岗位,但不等于必须先发展产业,再来吸引大学生,“这显然是个悖论”。他表示,一座城市不能无为而治,现在就是要刻意留人,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那么更多的大学生就可能会考虑留下,自然就会带动产业的发展。
目前,各项人才政策已初见成效。
今年就业季,武汉一些市辖区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了多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政策宣讲会,华中科技大学就业中心的一位指导老师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华科2017届毕业生中,留在武汉就业创业的本科毕业生共有572人,占就业人数比例为22.12%,为近五年之最。
与华中科技大学类似,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以前,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流向了珠三角、长三角,留在成都的比例仅有10%左右,但现在,有42%的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成都。
北大经济与人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秘书长张春晓表示,“当前二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就和10年以前、乃至15年以前,一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异曲同工。”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hynews/125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