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深圳的调控基本上是打压炒房者,而不是刚需购房者,这个动向是明确的。”
“深圳等一线、强二线城市,限价是给刚需最大的红利,人口流入的城市,刚需必须尽快抢进。”
“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是买房的一个好机会。”
“刚需是永远适合的,因为早买一些就多住一些,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自2016年10月“史上最严”的深八条发布以来,2018年深圳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继续出台调控政策,“三价合一”、“二次房改”、“新房限价”、“摇号买房”,一直到最近的7.31新政,个人买房3年限售,公寓5年限售。深圳作为一线楼市,调控政策可谓史上最严,政策打击面涵盖了售前、售中、售后的买房全过程,也就是限售、限贷、限卖三部曲,政策面可谓是完全利空。
在目前这个非常时期,未来小产权抵押怎么查有没有抵押楼市的走势可谓是扑朔迷离,特别是对想定居深圳的年轻人来说,到底是要果断出手还是继续观望呢?
刚需族想等房子跌下来再买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深圳房价通过两年多的调控,均价一直保持54000的水平。也就是说预售房并没有涨,也没有跌,而且7月份已经首次上浮了49块钱每平方。前面21个月连跌的话,也就十几块钱的幅度,所以政府在预售房价格的把控方面还是非常严格。
而且目前深圳的调控基本上是打压炒房者,而不是刚需购房者,这个动向是明确的。事实上就是政府把炒房客,包括离婚的,包括公司买房打压之后,给了刚需更多的选择机会。我想在调控时期,房价也无法下跌的时候,而目前选择余地比较多的情况下,刚需应该果断地买房。
深晚一兵则认为,在他从业近20年的时间里,感觉目前的市场环境是前所未有的混沌,有很多人都看不明白了,但是有些观点必须要坚守。一方面我们国家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通过各种手段想要把这个炒盘资金挤压出楼市。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现在国际形势复杂,国家被迫大放水大基建,又不得不支撑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所以结论就是,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不具备整体性的一个机会,同时也不会发生系统性的风险。
深圳为什么有小产权和大产权等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目前仍然是非常好的一个投资机会。以深圳为例,目前备案价限制政策,实际上就是给首次置业者非常好的一个红利。更重要的是深圳人口是一直在流入的,而深圳土地供应又非常稀缺,没有办法提供更多的商品住宅。这种情况下,给置业者唯一的建议就是买,只有买买买,才能享受到政府限价的红利,可以享受城市价值未来上涨的一个红利。
嘉宾贺立立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在这个时间点讨论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因为深圳是四个一线城市里面最后加码调控的城市。这其实是个信号,因为深圳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为什么一直不出调控呢?我认为还是在做试验”。
目前的调控政策其实不仅仅是限制房价上涨,现在房地产市场面临更大的问题,就是房价不能跌,要有一个托底。我认为现在的政策其实是保房价,并不是压房价,保房价是接下来的该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次深圳的调控跟原来的完全不一样,推出了一个三年限售政策。这个政策一方面可以挤出短线的投机热钱,但同时也防止短期内大量的投机造成暴涨暴跌。
政府对市场供求关系的一个调控,可能会造成房价在短期内向下的一个小空间,所以房地产市场从今年到明年阶段会到一个阶段性底部。所以贺立立认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是买房的一个好机会。
风水大师博尔朵从风水学进行了分析,风水学上有一个说法叫人法地,地法天。法就是效法,就是人以地为老师,地以天为老师,所以天可以说是统管万物。人法地,房子是建在地上的,那么房价涨与不涨,未来会是怎样的价格走势,那就要说到地法天了。谈到天,我们就又谈到了一个时空问题。
风水学方面还有一个三元九运的说法,从1964年到1983年这段时间叫乾六白,乾主战,所以我们也知道那个时代经历的都是战争;而1984年到2004年期间叫兑七赤。这段时间大家是以吃喝、金钱财富为追求;2004年以后到2023年这段时间叫艮八白,就是指房地产了,那我们也看到了房价在这期间涨得厉害。
那么对于刚需买房来说的话,时机是永远适合的,因为早买一天就多住一天,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对不对?但如果要把房子继续做投资产品,那就要审慎考虑,因为我
的论点是到了2020年这个房子就不再是一个投资产品。直播时间过半,参与节目的嘉宾得出一个简单结论:深圳楼市均价经过“21连跌”以后,下跌动能已基本衰竭,创近8年以来新低。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紧缺,新房住宅的供应量越来越稀缺,深圳楼市没有去库存的压力,相反由于供应量少,供应主力主要集中在宝安龙岗等较远的区域,深圳楼市存在供需错位,供应不足的压力。
“作为首次置业的年轻人,在深圳来看,你是越早买房越好,因为所有的政策也好,房住不炒也好,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你这个房子就是用来住的。长期来看的话也不排除会上涨,所以我的观点跟各位嘉宾是一样的,就是早点买比晚点买好,果断出手比观望要好。”毛瀚民在最后也给出了他的观点。
为什么买小产权房呢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dcnews/9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