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城区西北隅,著名景观“齐烟九点”之一的匡山,养育着一方勤劳朴实、自强奋进的村民。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匡山,成为该村经济腾飞的起点。40年来,在村“两委”决策带领和全体村民勤恳耕耘下,匡山村充分发挥地域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开拓思路,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村集体经济管理运营模式,村集体产业历经3次腾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村民生活也发生巨大变化。匡山村成为济南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省级文明村。
回首自励改革再出发
宽敞的马路、崭新的高楼、熙攘的市场、悠闲的村民,青山掩映下的幸福生活画面展示着匡山村的发展成果。
而改革开放前的匡山村是一个有623户、3035人口的农业大村。全村以农业为主业,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村集体经济,在国家大形势的推动下,1978年12月后,匡山村开始大力兴办村集体企业,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改革迎来第一个瓶颈,21世纪初,在匡山村已有的21家企业中,不乏占地面积大、附加值低、经营不景气的高耗能产业,村民大多处于无业状态,村内局面难言稳定。面对这样的局面,2004年前后,村“两委”主动关停亏损企业,拆分老旧企业,改建了匡山汽车大世界、热力中心等有潜力的骨干企业,并新建了加油站、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等新型产业。随着这些产业的发展扩建,匡山村迎来了自强发展的第二次腾飞。
纵观匡山村的改革进程,近10年的发展最为迅猛,村资产积累和村民收益也在这10年间实现了巨大的跨越性增长。尤其是近两年实施的城中村产业转型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直接推动并影响着匡山村经济发展的第三次腾飞。
村“两委”领导班子目光长远、前瞻布局,充分利用已有资金、资产及人才,牢牢把握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机遇,积极拓展资本运营业务及范围。匡山村在高铁济南西站绿地集团“齐鲁之门”预购的商业地产,根据现行商业地产价格趋势,潜力巨大;在西市场购置的商业楼6层房产项目、在西部新城预购的商业地产项目让匡山村实现了村集体资产拓展和增值。
当前,村“两委”把加快落后产业转型作为当前六大工作任务之一,加快整合企业、适当外迁占地面积大的产业、果断淘汰环境污染严重且产出效果不明显的企业。匡山村以第三产业为主力抓手,结合匡山村地域及交通优势的精准转型,在保证新产业高起点建设的同时,维持并提高了农产品综合交易批发市场、汽车大世界、钢材市场等现有业务的优势地位和市场竞争力。村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原本第一、二、三产平庸的发展状态正逐步被打破。
党建引领全员共建和谐匡山
在改革的过程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兼集团公司董事长王万喜和村党委越来越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摸索出“村党委统领集团公司、党支部带领分公司,抓党建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抓骨干党员促集团发展”的新路子。美丽匡山的发展之基,是村“两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永怀感恩之心,回报村民重托”的初心。
“要关心广大村民想什么、盼什么,实地了解基层,了解存在哪些诉求,工作进展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办实事、办好事。”王万喜坚定地说。虽然村集体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但村党委班子仍坚持多年来的习惯,每天一早都会在村委会大院开个碰头会,安排一天的工作任务,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村民反映的问题五花八门,但都愿意找村干部“评评理”。“村不出,门一入,难事找干部”,这句村民挂在嘴边的话,正是源自对村领导班子的信任。
在王万喜看来,“村里的经济、社会事业要实现快速发展,离不开领导班子,离不开人才,也离不开民主。”
村领导班子为充实年轻后备力量,将一批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发展能力强的骨干党员吸收进党支部班子。村党委还创新建立了人才数据库,将高学历年轻人信息录入数据库,为将来村集体的长足发展储备人才。
为了下好“民主”这盘棋,村党委到先进地区学习管理经验,用制度来保障民主管理。村党委坚持“以制度抓党建、抓党建促管理”,努力构建党建工作长效化机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党委班子坚持“一岗双责”,分工抓党建,落实民主集中制,通过周例会、日碰头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还制定了“五不准”规定,杜绝为官不为和徇私舞弊,扎紧了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篱笆。同时完善“只跑一次”为民服务制度、民主议事监督制度,定期公示、公开和征求群众意见,打造“阳光三务”。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形成了点调制、三三协商、固定协商等人民调解机制,有力促进了村内团结和谐。
安民惠民幸福驻足富美匡山
2018年上半年,“幸福驻足,富美匡山”系列演出活动让匡山村民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无论是产业转型改革,还是产权制度改革,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坚持以务实、尽责为原则,在继续大力发展好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如何让村民具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更高的幸福感,是村“两委”各部门工作的核心。
为让村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村党委根据不同年龄段,确定村民享有500至1200元不等的村民生活待遇保障金。每逢重阳节,村里向每位退休老年人发放500元过节费,春节则每人发放1000元过节费。3—6周岁幼儿每月可领到260元的托儿费补助,同时为村里考上大学本科的青年,每年发放6000元的高等教育补贴;村里先后出资投建了槐荫区实验幼儿园、匡山小学、槐荫区实验小学、济南第二十六中学,并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捐资助学。
城中村改造是匡山村发展的大势所趋。2014年3月,旧村改造重点工程——匡山欣苑小区安置房一期工程5栋楼竣工,村民顺利回迁入住。2018年,匡山村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房项目(地块三)正式开工,该项目被列入2017年省级棚改项目及市级棚改项目,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3854.43平方米,其中含地下车库46476.68平方米,建筑规模为8栋住宅楼、1栋配套公建。面对工期短、任务重的局面,王万喜亲自包挂建设,在村“两委”的统筹协调和推进下,工程建设井然有序,顺利完成了目前各阶段的建设任务。此外,匡山村城中村改造生活保障用房(地块一)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集商业、办公、餐饮、写字楼、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村民生活保障区。目前,生活保障用房项目建设也已进入筹备阶段。
改革开放前,匡山村没有一条标准公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交通极其困难,给村民日常出行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现在的匡山村紧靠京福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104国道、绕城高速公路、西外环等交通干线,不仅方便群众出行,对蔬菜批发市场、粮油批发市场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村“两委”解决了1800多名适龄村民的村内就业问题,村净资产达10多亿元。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村民的心安了、气顺了,村内也稳定了。2018年匡山村规划实现资产总额36亿元,年增长10%—15%;到2022年规划实现资产总额50亿元,营业收入5亿元。今年,匡山村已全面开展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保障村民户籍不变的前提下,匡山村预计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村民”变“股民”的发展目标。同时,在目前村集体资产积累量大的优势下,增加股份,使村民获得更多分红。已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匡山村民正阔步迈向城乡一体化进程。
改革发展的前进道路从来都不是一马平川的,40年风雨历程,昨日的荣耀与成绩,是里程碑,更是起跑线,督促着匡山村“两委”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思想、新方略为匡山村老百姓扎实服务,快马加鞭征战新征程!
匡山村大事记
1978年:匡山村开始大力兴办村集体企业,先后组建木工组、铸造厂、房产开发办公室、轮胎翻新厂等7家集体企业。
1984年7月:选举产生第一届村民委员会。
1991年4月:成立中共匡山村总支部委员会。
1999年1月:山东匡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企业资产有偿转让到个人”。
2001年:截至2001年,企业征地、城市道路建设、治理小清河占地、匡山小区建楼卖地以及直接卖地,共计1180余亩。
2002年:1月,在上级党委和政府同意、指导下,匡山村表决恢复村级基层组织选举,3月,选举出第七届匡山村村民委员会。同年6月,匡山村开始实施村集体资产还原,转让到个人的企业资产先后还原为村集体资产。
2004年:实行产业升级,关停亏损企业,拆分老旧企业,改建匡山汽车大世界、热力中心等有潜力的骨干企业,新建加油站、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等新型业态,迎来自强发展的第二次腾飞。
2006年:投资建设龙头品牌企业,投资建设了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蔬菜市场、粮油市场等新企业,通过精心发展和培育,这些企业已成为匡山村集体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2007年5月:建成高标准村民安置楼——匡山村康宁家园,村集体为每位村民发放特别生活费一万元。
2009年8月:匡山村党总支改设匡山村党委。
2010年:匡山村集体经济发展进入了加速冲刺阶段,但同时村集体经济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打造优质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摆在村集体面前的首要问题。
2011年:截至2011年,济南市道路建设和治理小清河征地,共计313亩。
2016年10月:建成占地3200平方米的党群活动中心,包含党史馆、村史馆、廉政馆、养老服务中心等馆室,成为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决定和走好群众路线的坚强堡垒。
2017年12月:村集体实现总收入4.0577亿元,村集体资产总额34.79亿元,村集体净资产总额20.07亿元。
2017年:匡山村在济南高铁西站“齐鲁之门”商业地产项目中预购资产,购置了保利房地产位于西市场商业楼1—6层的房屋产权,为长远运作预置了空间。
2018年: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村集体经济迎来第三次腾飞。
1970年代初,匡山村办小铁厂工人操作小机床加工器具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dcnews/126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