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街区更新实践
到注重传统街巷肌理尺度再生的
老门东街区更新实践
再到以门东小西湖地块为试点
积极探索基于社区生活微更新的
南京历史地段更新实践……
近年来,我市积极持续探索老城南传统民居历史地段保护更新方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践成果,老门东、小西湖这些历史街区已成为南京老城南的网红地标。
为进一步加强老城南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改善片区功能、提升片区品质和活力,基于小西湖微更新工作,市规划资源局会同秦淮区转变思路,开展了门东东延地块保护更新规划的修编工作,并于日前对“南京门东东延地块保护更新规划设计方案”“《双塘园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优化”等方案进行了公示征询公众意见。
在前期房屋整理的基础上,基于历史信息和现场产权关系梳理,对现状留存产权建筑按“公房腾迁、私房自愿更新收购或出租、厂企房搬迁”分类原则,此次保护更新将进一步疏解历史地段人口规模,增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并对地块内各类历史遗存进行修缮展示。
未来,这里不仅能看历史遗存、寻城市记忆,而且功能、配套也将大大提升。
门东东延城市更新地块保护更新效果图
将保留大部分建筑
新建建筑控高7米
门东东延城市更新地块位于老城南门东地区,用地范围北起剪子巷、南至边营、东起转龙巷、西至双塘园,占地约2.33万平方米。
地块区位图
这里也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确定的双塘园历史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块内传统民居风貌尚存,若干历史街巷、风貌建筑分布其中,同时现状人口密集、物质空间衰败、市政公用设施严重不足,亟待更新、功能复兴。
按照正在公示的《南京门东东延地块保护更新规划设计方案》,该更新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主要为娱乐康体(占比约47.75%)、住宅(占比约30.98%)、电信设施、绿地广场用地等。新建建筑檐口高度原则不超过7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51万平方米,其中大部分建筑保留、面积约1.90万平方米,新建地上建筑约0.61万平方米,整体容积率1.17,整体建筑密度50.1%。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2370平方米,将建设停车位98个。
总平面引导图
采取“留、改、拆”模式
按照居民自愿原则更新
那么,门东东延城市更新地块具体将如何进行保护更新呢?
该地块的保护更新,将借鉴、延续小西湖的改造办法,采取“留、改、拆”模式,不搞大拆大建,共设置了8个规划管控单位、39个微更新实施单元,其中:
保护更新路径分析
保留修缮各类保护建筑,包括地块内两处保护规划推荐历史建筑和六处传统风貌建筑,建筑面积约1210平方米。保留未腾迁建筑,根据居民意愿,地块内正在使用建筑22处、建筑面积约13814平方米,按照自愿的原则,按自我更新、租赁更新或由国企收购更新等方式实施更新改造。
前期已腾迁区域按照规划原格局、风貌及功能布局,从实际出发统一实施房屋安全性加固和改造使用,15处建筑面积约5017平方米。
前期已腾迁区域,在拆除违章搭建、梳理消防和步行交通的基础上,兼顾地下空间利用、市政、配套设施及海绵城市等要求,统一实施拆除与新建,建筑面积约6060平方米。
三大设计目标与保护更新措施
留住老城南的“烟火气”
?通过保护更新,这里将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延续传统街巷风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根据建筑功能和街巷空间合理配置室外管网,结合海绵城市理念优化区域市政系统,优化狭窄空间管网敷设,提升生活品质。
北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效果
?通过保护更新,这里将留存城市记忆,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用地范围内有两处保护规划推荐历史建筑,即剪子巷126号、剪子巷128号民居,另有六处保存较好的传统风貌建筑。本着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采用加固修缮为主,结合功能局部调整,活化利用地块内规划推荐历史建筑和其他建筑遗存。内有三条营、中营两条传统街巷,将不改变历史街巷名称,严格保护传统历史街巷的空间尺度、历史风貌和环境特色,与外部街巷衔接有效引导。
三条营东入口局部效果图
?通过保护更新,该地块还将进行功能复兴,提升公共空间及配套服务设施。激发场域价值,提升人居环境,增加公共绿地,为满足混合功能重塑街巷公共空间,落实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公共性的空间特质,以满足当代生活需求,提升社会和文化影响力。
您可点击链接
南京门东东延城市更新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双塘园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修编及《南京市主城区(城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秦淮老城单元NJZCa030-64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公众意见征询)_规划编制批前公示_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查看该更新地块保护规划
(公众意见征询)的详情
并就该地块的保护更新
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建议
门东历史街区更新实践经验
传统老建筑改造前后对比
近年来,围绕“留住记忆、改善民生、增强活力、延续风貌”的更新保护目标定位,秦淮区强化保留不同时期的老城历史痕迹和传统风貌,切实关心老城原住居民所思所想,注重对原住民个体权益的保护,留住老城南的原住民和“烟火气”,引进新业态、增添新活力,以“有温度的城市更新”打开了南京老城保护更新的新视野,在传承人文情愫、助力街区迭代升级的同时,让历史建筑得到活化再生。
位于中华门以东的门东历史街区,是南京目前仅存的大体量、整体保护较好的历史风貌区,也是最能代表南京历史文化的地区之一,以体现古都金陵特有的“山水城林”城市特色为更新目标。建成后的门东历史街区总建筑面积约24.5万㎡,保留历史建筑34处、约9427.81㎡。自2013年9月29日对外开放至今,门东街区累计接待游客超7400万人次,其中2020年接待游客量约1230万人次。
如今的门东地区,恢复原有的青石板、青砖路,修缮了省文保单位蒋寿山故居、傅善祥故居、上江考棚等重要历史文化点,复建了骏惠书屋、问渠茶馆等代表秦淮市井文化特色的古建筑,还在三条营、边营等街巷修复修建了古民居院落群,同时复原开放芥子园、惜抱轩,门东街区已成为具有“南京记忆”内涵的旅游目的地。
在保护传承好文化原真性同时,门东地区充分凸显文化展示、艺术创作、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引入民居酒店、精致餐饮、精品零售、休闲娱乐、艺文展演、民俗工艺、设计师工作室等业态,引进了国内知名书法大师云集的“金陵美术馆、南京书画院”、表演类的“德云社”、民国主题特色餐厅“民国红公馆”、老字号汇聚的“老字号博物馆”“南京味道小吃街”、民居改造典范“花迹酒店”“隐南精品酒店”以及“先锋书店”“南京设计廊”“布兰兔的植物庄园”等特色文创店,成为了人气爆棚的南京网红。
图文版权: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转发请注明出处
审核:陶乐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zhuangxiuzhishi/12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