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田社区小产权房(这些地方将“价值再发现”)

近日,广东省政府印发了“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给未来广东的科技创新“划重点”,一批重点片区诞生。

中国正在转变增长方式,未来将越来越依托于科技创新。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第一人口大省的科技创新重点片区,将面临价值再发现!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国家战略”。

上图是中国政府网,近期公布的重大政策的目录。其文件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也有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还有国务院印发的,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当然,还可能是一些部委印发的。

其中,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规划、方案规格最高,可以称之为“国家战略”。因此,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已经纳入了国家战略,跟雄安新区、浦东处于同样的量级。

前海就显得更特殊一些,它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发展片区,还是深圳特区的核心区、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点区,定位是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所以它是国内非常罕见的“四区叠加”的地方。

横琴则兼具“粤港澳大湾区+特区+粤澳深度合作区”三重概念,是“三区叠加”。

放眼全国,前海、横琴也都是极其特殊的。所以,这两个区域非常值得关注,也是未来大湾区的价值担当。

在科技创新方面,哪些地方最重要?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

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在科技创新方面,国家明确了三级中心。最高一级,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只有三个地方——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

其次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包括“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

第三层级,是“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估计未来每个省会城市或者计划单列市都是。

那么,在广东“十四五规划”里,是怎样描述未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

规划首先提出了三大平台的说法:

在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横琴、前海、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横琴之所以名列第一,是因为政策更特殊。在这里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政策,事实上成为一个自由贸易港,一个特殊的关税区。而且,这里是粤澳共管,广东省长、澳门特首共同担任管委会主任,行政规格高于雄安新区、浦东、前海,其中澳门主导性略强一些。

但说实话,横琴搞科技依托的资源要弱很多,毕竟大湾区创新的市场资源主要在深圳,高校、研究院资源主要在香港、广州。

所以,未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角,还是要看前海和福田河套。所谓河套,就是围绕着深圳福田区对面的1平方公里河套地区,深港各自规划的科技园区。

其中深圳这边,面积大约300公顷,包括皇岗口岸、福田口岸地区,以及福田保税区。香港则在对面的河套及其周边,规划了港方园区。

最近香港特首在2021年施政报告里提出:港方园区偏小了,只有87公顷。计划增加周边150公顷的面积,建设“新田科技城”。

所以,未来的深圳福田区、南山区、光明区,加上香港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主要发力点是新田科技城),才是“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真正核心区。

上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根据PCT国际专利、权威学术杂志论文数量,排列的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的最新榜单。

接下来,再看一下广东“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里,对建设“大湾区国家综合性科技中心”,是如何安排的。

规划提出:

以深圳为主阵地,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为主要承载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起步成势,推进光明科学城围绕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三大领域,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推动松山湖科学城聚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建设世界一流生态科学城;支持广州南沙科学城聚焦信息、生命、海洋等重点前沿科学领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重要载体。

“大湾区国家综合性科技中心”的主阵地是深圳。事实上,第四个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最早给的是深圳。后来,被大湾区共享了。

至于这个“国家综合性科技中心”的主要承载区,被明确为: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

光明科学城总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占了深圳光明区总面积的将近三分之二,这里未来将是中国科学院在华南最大的基地,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就在这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也在这里。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一共办了四所大学,正好是在四大综合性科学中心——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以及深圳理工大学。

上图是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和深圳光明科学城的位置关系。松山湖因为华为终端总部的进驻,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在上一波楼市热潮中,松山湖有二手房(普通高层)一度叫价到了8万元,超过深圳罗湖。

从地理关系、产业关系上看,深圳南山科技园——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的确形成了梯度明显的关联关系。它们被深圳地铁13号线及其延长线串联起来,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比照光明科学城的99平方公里,南沙科学城也是同样的面积,其中明珠科学园是最大的一块,占地91平方公里。

这里地位位置非常优越,东北方向靠着未来南沙的CBD——灵山、横沥岛尖,北面依托南沙客运港、邮轮码头,东南是龙穴岛的集装箱码头,东南是万顷沙巨大的腹地。如果想拓展,土地有的是。

南沙科学城靠近东莞、深圳、香港,容易形成集聚效应。

在全省科技创新布局上,规划是这样表述的:

提升广深两地“强核心”辐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创新链布局;

支持东莞、佛山迈向国家创新型城市先进行列,强化东莞松山湖、佛山三龙湾创新功能;

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打造区域科技中心;

引导江门、惠州、汕头等其他城市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支持汕头、湛江完善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区域创新中心。

发挥“一区”生态屏障作用,支持粤北各市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和现代生态产业。

通过结对子等方式,支持发达地区对粤东西北地区进行对口科技支援,依托深汕特别合作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合作平台,围绕产业协同化、创新链条化、服务高端化,打造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示范区。

广州和深圳是广东省创新的“双核”,东莞、佛山是两个核心的最重要依托。珠海、汕头、湛江,后面这三个城市被定位为“区域创新中心”,东莞佛山等其他城市只是“国家创新型城市”。不过东莞搭上了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快车,佛山则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这其实是延续广东规划的一贯表述,珠海、汕头由于名列四大特区,所以在广东省规划里地位一直比较高。湛江则代表了粤西。

广东目前确定了2个副中心城市,一个是代表粤东的汕头,一个是代表粤西的湛江。珠海则是“不是副中心的副中心”,代表着珠江口西岸都市圈。

下面是这个规划提及各城市的次数:

深圳28次

广州28次

湛江11次

汕头10次

东莞7次

澳门6次

香港5次

珠海4次

佛山3次

中山3次

江门3次

韶关1次

惠州1次

肇庆0次

深圳被提及的次数跟广州并列第一,这在广东省内规划里是比较罕见的。可能是因为深圳科技创新能力太强大了,再加上近年来地位上升所致。

湛江、汕头被提及次数这么多,跟广东省急于实现均衡发展有密切关系。规划里还有如下的表格:

这对于湛江、汕头是利好,但整体而言科技创新要素流向这两个城市、及其都市圈,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关于广东省内的两大科技走廊,规划有如下表述:

推进广州创新合作区建设,优化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等“一区三城”布局,完善穗港澳联合创新机制。

依托广州科学城、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创新广深港科技合作机制和模式。加快推进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科学城、珠海西部生态新区、中山翠亨新区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化粤澳科技合作,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广州的科技创新主要依托“一区三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位于广州中心城区,包括琶洲、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金融城、鱼珠等连片区域,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这个片区目前发展比较成熟,是广州不动产价值最高的区域之一,值得密切关注。此外,广州科学城也比较有价值,至于“中新广州知识城”则略微有点偏。

“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还有一个重要片区值得特别关注,这就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这里已经落户了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新校区,以及哈工大(深圳),北大清华的深圳研究生院,最近又签约了香港大学深圳校区,以及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这里妥妥是深圳最牛的大学城。

除了西丽湖这个大学城,深圳在光明科学城和龙岗大运还有两个大学城,未来在坪山也有一个大学城。

相比之下,“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要弱一些。但其中的中山马鞍岛、珠海唐家北围(珠海高新区)片区值得关注。

在高等教育方面,广东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

重点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范围。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稳步推进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重点推进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港澳高校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办学,推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发展。

中国目前有115所“211大学”和39所“985大学”。不过这两个头衔现在已经不再审批,高等教育的新游戏是“双一流”,也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

目前广东省只有2所大学名列“双一流”高校,也就是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名列“双一流学科”的有5所,也就是中山大学(11个学科)、华南理工(4个学科),以及华南师大(物理学)、暨南大学(医学)、广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未来广东将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进入“双一流”。

深圳新田社区小产权房(这些地方将“价值再发现”)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sznews/127266.html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