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多卖小产权房 这样的房子你敢买吗

近日,生活日报的一篇新闻又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小产权房上,据报道,2016年底,市民王女士花费28万元在天桥区大桥镇金桥新苑购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入住还不到一周时间,王女士却发现自己购买的房子同时售给了另两户人家,他们也持有与她几乎一样的购房合同。此后,仨“房主”为入住闹得不可开交,多次换锁“抢”房。他们三位房主曾一起到派出所报案,也想到找法院起诉开发商,但由于购买的是小产权房,没有房产证,维权道路充满了曲折。

其实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小产权房的不断曝光和解读,已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小产权”这一名词,政府层面也一再叫停小产权房,但是,一些人在面对诱人的价格时,想着不是也有很多人在买吗,应该没大事,故而走上了一条错路。

那么为什么小产权房会存在这些问题呢?其实首先大家应该知道的是小产权房是指在中国农村和城市郊区农民集体的土地上建设的用于销售的住房。由于集体土地在使用权转让时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因此这类住房无法得到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的房屋产权证,而是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所以也称乡产权房。

据小编了解到,小产权房大体分为三类:一种是占用集体用地或耕地违法建设,将农民集体用地使用权流转,用于商品住宅开发的违法建筑。第二种是在政府划拨或出让的土地上,不按规划功能开发或使用,并将限制销售的房屋直接在市场上销售,具有产权纠纷隐患的不完全产权房。第三种是在军队享有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商品房的开发,之后卖给军人以外的地方居民,俗称“军产房”。

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小产权房是没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的,当然购房合同也不可能在房管局备案。因此,无法拥有一本合法合规,有效的房产证。此外,还无法拥有产权证。因为办理产权证,需要拥有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商品房销预售许可证。而这些小产权房的开发者是不具备五证,因此小产权房购买者无法到房管部门办理相关房屋产权证。

除此以外,由于小产权房没有经过备案,没有房产证的,因此银行是不给予贷款的。因此,若需要购买小产权房,则是需要一次性交清放款的。不仅仅说是买房不能贷款,即便买完房,也不可拿房子做抵押到银行进行贷款。而且小产权房若向非集体成员的第三人出售,因其没有房产证而无法完成产权过户,小产权房屋购买人完全可以与其他人再次签订房屋买卖协议,达到一房二卖或是多卖的目的,第三人的利益将得不到保证。就像上边生活日报报道的那样,一旦陷入一房多卖的陷阱,购房人的维权道路将十分艰难。

还有一点就是由于并不是房屋合法所有人,无法对抗国家的征地和拆迁,购房者将来遇到拆迁,将很难得到补偿。若小产权房屋违反国家政策被强拆,购房人可能面临既无法取得房屋,又不能索回房款的尴尬局面。另外,现在不少的开发商在建设小产权房屋时,因职能部门监管不力,为赚钱而对房屋使用的材料进行偷工减料,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目前,有不少的小产权房出现墙体裂缝、房屋漏水等质量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sznews/115027.html

相关推荐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