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在深圳拥有1200套房子是什么感觉?
大多数人的反应一定是“啥?1200套,有一套我都谢天谢地了。”
但我们做不到的不代表没人能做到。林萍君就是一位拥有1200套深圳房子的牛人,更令人咂舌的是,除了这些房子,她在深圳还有几家连锁超市和工厂。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想这怕不是个富二代、拆二代吧?要么就是有什么特殊身份、特殊机遇。在不就是这些财富来路不正,投机倒把、偷税漏税......
总之就是,拒绝相信一个普通女子赤手空拳能打下这样一份家业。
那么林萍君到底是何许人也?她这一千多套房子又是如何积攒下来的?是确有奇遇还是真如大家所猜想的那样来路不正?
当我们真正见到生活中的林萍君,似乎更加肯定了这种猜测。素面朝天,平淡到泯然于众的眉眼五官,黑色外套灰色打底裤,脚上一双黑皮鞋因连日奔波粘上了不少灰尘。
左二为林萍君,她正在跟志愿者们一起给防疫人员送饭
看起来就像邻家大婶,仿佛随时都能停下来跟小商贩讨价还价。哪里像是坐拥千万资产的女富豪?
但面对种种质疑,林萍君只说了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林萍君的背景就是没有背景。她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广东汕头。
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为了生存,或者说为了更好地生存,大量原住居民向外界迁移,林萍君跟众多外出闯荡的潮汕人一样,怀抱梦想走出家门,那一年她13岁。
“我没有读过书,三年级都没有读完。”林萍君面对采访时说道。在现在社会,这无疑是个致命伤,但那个年代学历并没有那么重要。机会往往属于敢于尝试、善于思考的人。
可以没学历,但不能没勇气。身为潮州人,林萍君继承了祖先们务实、精细的优良传统。
13岁便只身前往深圳打工,但是那时由于年龄太小没有工厂肯雇佣她。她就用家中带出来的一点生活费进了一些廉价的日用品,在路边摆摊售卖。
十几岁的小姑娘,此时还在父母身边撒娇,而那个年代她们已经独自走出家门自力更生了。反观当下,我们哪位父母能将未成年的小女儿放出去打工?所以不得不说,那个年代确实是时势造就了一批英雄。
路边摆摊,有人一味地低头贩卖自己那点儿货品,那么他可能一辈子都是个摆地摊的。林萍君则是一边经营自己的小摊子一边观察周围买卖人的行为。
除了房屋,林萍君还有多家工厂和卖场
她年纪小又是孤身一人,周围的摊贩平时都比较照顾她。
林萍君虽然年幼,但做事周到又善于沟通。很快便结识了不少摊主,这其中不乏后来功成名就的牛人。这批人也是她最早积蓄的人脉关系,为她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潮汕地区自唐以来便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千年的潜移默化之下,“经商”已经是深入进潮汕人骨血中的行为,他们在西方社会甚至被称为“东方犹太人”。
小小年纪的林萍君已经具备了商人的敏锐,她通过观察发现:与同乡们外出寻找机会不同,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涌入深圳这个小城,这里的人有如江里的鱼儿一样川流不息。
虽然林萍君那时还不懂什么是“特区”,但敏感的孩子已经发现关于“人”的商机。
“这些人住哪呢?如果我有许多房子,就可以租给他们住。”林萍君坐在小摊子后,面看着往来的人群呆呆地想。
恐怕那时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未来的自己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
林萍君展示部分钥匙
摆地摊赚的都是蝇头小利,林萍君年纪渐长便托老乡在工厂给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她很勤奋,每天都早来晚走,但是给别人打工再努力,到自己手中的工钱也并不那么丰厚。
那时候林萍君的月薪是180元。这个工资在90年代不算少,内地城市上班几十年的老工人月薪差不多也就这个数。如果小姑娘靠着这份薪水养活自己,到出嫁时差不多也能攒下一份嫁妆。
可惜林萍君不是一个人,180元的月薪,她每个月要将160元补贴家用。自己只留下20块钱做生活费,最节省的时候每天生活费还不到2毛钱。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省吃俭用的林萍君在攒钱,可她攒钱是为了“花钱”。林萍君知识储备不多的头脑中清楚地明白:钱放在那里就是“纸”,啥用没有。钱生钱才是钱的价值。
林萍君接受采访
“怎么才能让钱生钱呢?”这让小姑娘犯了难,这时她又想起了川流不息的深圳街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要买卖。“在工厂上班每个月就那么些固定的工资,倒不如用攒下的钱再去做买卖。”
由于本金有限,林萍君的生意还是非常单一,她像当初摆摊一样贩卖一些饰品和日用品。
但年长几岁的林萍君也有了经验,她从过去盲目进货到现在开始考虑品类、样式、进价、适用人群等多方面因素。摆摊的地点也从路边换到人员更加密集的夜市。
在这个过程中林萍君又得到了很多同乡的帮助。他们传授她经商的经验,指导她生意中的门路,让林萍君少走了很多弯路。
正因为少年时得到了许多人无私的帮助,林萍君对深圳这个城市充满了感激。
“投桃报李”,她成功以后才会一直回馈社会。她坦言“如果没有这些人无私的帮助,我走不到今天。”
做小商贩几年的林萍君手中积攒了一些本金,但这几年令她收获最大的是东奔西跑中又结识了许多朋友。
义工为防疫人员服务
虽然小商品生意做得也是有模有样,但林萍君始终还惦记着自己几年前的那个想法。
深圳的外来人越来越多,“吃”、“穿”、“住”是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而其中又属“住”是最迫在眉睫的。
林萍君想做房屋租赁生意。她将想法与几个朋友说了,大家经过商讨觉得确实可行。经过一番筹备他们的房屋租赁公司开张了。
其实林萍君最初想要做这一行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服务于外来打工人员。她寻找廉价的房源,再将房子稍作修整以稍高些的价格租出去,从中赚取一些差价。
其实说白了,林萍君的第一桶金便是来自“房屋中介”。深圳作为第一个经济特区,人员流动性大,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涌入深圳,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安身之所。
林萍君为人实在,她的房子整洁干净定价合理,生意自然红火得不行。几年的时间里便积累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
疫情期间,林萍君亲自为防疫人员做饭送汤
有资金在手的林萍君本可以悠闲自在的做个中产阶级,只是骨子里属于“潮商”的精明明确的告诉她机会才刚刚到来。
林萍君觉得以深圳蒸蒸日上的形势,未来的地价、房价一定会上涨。“钱放在手中是纸”,不如将它们投入房地产,把“纸”换成房,岂不更可靠!
说干便干,林萍君在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后选中了一块区域,与人合伙将地皮连同其上的几幢大楼一起买下。这一次林萍君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包租婆”。
这几幢楼一共1200套房子,全部租出去每月租金就在160万元左右。林萍君几乎每天都要收租,对此她从不敢马虎。
她做的是“一手托两家”的买卖。不仅要为房客负责,也要对信任她,让她管理房屋租赁业务的合伙人们负责。二十几年来,她始终兢兢业业,从不自己做主,凡事都愿意听取大家的意见。
林萍君组织志愿者为防疫人员准备晚餐
但是随和好说话的林萍君也有不听劝的时候,2020年初她便“任性”了一回。
这年开年,老天爷就给了我们一个大考验。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在中国,已经几十年没有见过这么凶悍的病毒,老百姓们都惊恐交加。
好在政府给力,很快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但“居家隔离”在那段时间成了常态,遥遥没有结束的日期。
盼望放大假的人们终于如愿以偿,可全国上下没有一个人开心得起来,反而个个如坐针毡,恨不得马上赶回工作地开工。毕竟人不让上班,该负担的成本一样也不能少算。
被迫在家享受假期的人们是又心焦又无奈,就在这时“尚丰公寓”的租户微信群中突然发布了一则信息,“由于疫情影响,尚丰公寓对本幢租客减免半个月房租。”
2020年疫情林萍君为房客减免半月房租
虽然国家也提倡疫情严重地区适当减免租金,但没有明文规定,真正执行的人几乎没有。林萍君的消息一出,一时间微信群中炸开了锅。租客们无不感激林萍君的大义和慷慨。
林萍君此举无疑是对租客们雪中送炭。不过虽然获得了租客们的一致好评,但她自己却因这一句话损失了80多万元的房租。
这个精明无比的商人此次却干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大傻事”。她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做通了自家股东们的思想工作跟她共同进退,为租客们减免房租。但却没有办法说服深圳所有房主一同实施这个壮举。
毕竟获得的只是几句赞誉,损失的可是真金白银。
但是事情真的做了,“后果”却出乎林萍君的意料。在最初的一段时间,人们仍然为疫情而忧心,虽然感激林萍君但更多的是担心自己的未来。
林萍君熬煮的排骨白菜汤
直到三月份,各地开始分批次陆续复工,林萍君的“壮举”才被媒体发掘出来。
一时间,这位深圳“房婶儿”的大名享誉全国。各地网友纷纷表示想要一位同款“房东”,并亲切的称她“最美”包租婆,“最牛房东”。
随之而来的便是她的客户大幅度增长,而其他房东的生意却受到了影响,甚至有租客提出退房转租林萍君的房子。
还有投机取巧之人,想要借着林萍君减免房租的机会,多租几套房子然后再转手出租出去。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原本对于林萍君减免房租的举动同行们就颇有微词,这样一来大家的意见更大了。纷纷觉得她“坏了规矩”。
虽然林萍君此举即是响应政府号召又颇有侠义之举,但从经营者的角度上看,这样减免房租确实打乱了市场价格,虽然与恶意降价的性质不同,但结果却是相差无几。
“最美包租婆”林萍君
对于自己引起的“混乱”,林萍君到是很坦然。
她既没有因为房客们的感激而觉得自己了不起,也没有因为同行的不满而不安。因为她的心中从来没有过想以此为自己获利的打算,所谓没做亏心事敲门也不惊。
因此造成的影响林萍君也早有解决的办法。她与员工们交代:本次减免房租只针对现有租客。这样减免房租就只在小范围内发生,不会对市场形成大的导向。
至于其他房东的房客到期转租林萍君的房子,这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了。毕竟人美心善的房东大家都想拥有。
林萍君作为企业家在关键时刻能够为国家分忧,急百姓之所急,足以证明她的人品和诚信。这样优秀的企业家必然得到百姓的信任。
林萍君成了志愿者
无意吸引大众的目光,林萍君低调的回避了蜂拥而来采访她的媒体和记者,让生活慢慢的回到疫情之前的平静。
对于她来说,少年时的自己经历过创业的艰辛,也得到过别人无私的帮助。如今自己事业上有所成就,她希望能够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进一点绵薄之力。这是一个商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没有什么值得宣扬和赞誉的。
右三为林萍君
2020年的疫情慢慢的消退了,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轨道上。但这次事件让林萍君发现自己的力量其实并不薄弱,她可以帮助很多人,她也有能力做到。
林萍君还是那个林萍君,素面朝天打扮朴素,忙碌于租户、工厂和超市之间,但林萍君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坂田义工。她开始“反哺”于社会。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又有了抬头的趋势,在全国各地蠢蠢欲动,深圳作为一线城市自然又是首当其冲。
从1月初就开始有新增病例,为了防控疫情蔓延,全市再一次开始全员排查,街头巷尾又排起了核酸检测的长队。
核酸检测
林萍君走在街上看到疲惫不堪的医护人员,又回想起了两年前深圳那空无一人的街头。她想了想当即调转车头直奔菜市场。
买了一堆鲜肉、蔬菜和水果回家,她要给监测站的医护人员送早餐和宵夜。但是看着一地的食材,林萍君发了愁,东西是买来了,没有家伙事盛得下呀。林萍君想到了向社区主任罗旖旎求助。
罗主任带着社区热心居民来到林萍君的家中,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做好了几十份热汤。连带着林萍君亲手炒的几个菜,送到坂田街道创汇国际中心的核酸采样点。
对于林萍君和义工们的付出,防疫人员很感动
此时正值华灯初上之际,采集点内灯火通明,防疫人员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现场繁忙但不混乱。林萍君的到来给采样点带来了一些惊喜。
忙碌一天的工作人员吃的都是标配的盒饭,虽然能顶饿但总是欠缺点滋味,有时忙起来错过了饭点儿,只能吃凉的。深圳这几日晚间降温,再吃了冷饭难免不舒服。林萍君带来的热汤、菜帮助防疫人员解决了吃饭的大难题。
“最近降温,天气冷,能喝到热汤吃到热饭菜不只身上暖和,心里更加温暖。”龙岗医院李晶医生说。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工作。居民们不仅非常配合,他们还经常给送吃的,水果点心都有,非常感动,觉得没白忙活。”。龙岗妇幼保健院的欧阳医生指着桌上的水果和饼干说。
“今天吃萝卜汤!”
1月11日林萍君除了跟往常一样采购了20几斤的肉蛋菜,又买了了红枣、生姜和枸杞。夜间风大寒气也重,林萍君惦记着帮防疫人员驱寒,要煮一些姜枣茶,还备了咖啡和金银花胖大海给有需要的人使用。
“有些防疫人员嗓子都哑了,可以喝点胖大海。咖啡给大家提提神。”林萍君一边成汤一边跟记者聊天,嘴里说着话,手上的动作一点也没停。
当记者截止采访时已经深夜,林萍君收拾了好了东西也准备回家,再不久她又要开始准备第二天的早餐。但是她相信这样的忙碌很快就会结束,这么多人同舟共济这次疫情一定很快就会被控制住。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hynews/13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