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早晨
一张照片在教师群里传开
刷屏的同时获得超高点赞
这是一位路过的
幼儿园家长拍下的一幕
并在朋友圈里分享了这个小故事
照片中的学生
是罗湖未来学校二年级
萌芽团队的一名少先队员
而这一小小举动
亦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
罗湖未来学校
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宝藏学校?
一起探校
走进罗湖未来学校
行走在全透明教室
看着屋外的天然岩场
置身于此
恍若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未来教育
还处于概念模糊的阶段
罗湖早已尝试探索未来教育的路径
不仅在课堂理念和教学模式上作出创新
还打造出实体样本——
罗湖未来学校及罗湖未来教育研究院
一校一院自2017年筹建,2020年借址过渡办学到2021年建成办学,罗湖成功率先探索出一条“先有理念,后有设计,再有建筑,最后办学”四步走的建校路径。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推动
罗湖未来学校终于亮相
罗湖未来学校
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新样态学校
以“面向未来、适应智能时代”为定位
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目前有五个年级、18个教学班
漫步在校园里,天然岩场是孩子们观察岩石的好去处;林间剧场、月光剧场是同学们展示才艺的舞台;在窗台下的种植园,学生们新学期种下的蔬果悄悄发了芽;还有开合式天文台、室内外运动场、全透明教室、体验式走廊……学校的一切,从环境到课堂,都让人耳目一新,“未来学校”的概念逐渐有了样本。
不仅如此
师生风貌也成为了这所学校的
亮点之一
“我们的孩子遇到教师都会主动敬礼或挥手,向老师问好。”罗湖未来学校校长熊荣表示,孩子的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更要体现在行为习惯上,培养他们热情礼貌的品行。
“熊校长,什么时候再轮到我们上‘棒棒堂’呀?”在偶遇学生的时候,熊荣会遇到这些提问,让她哭笑不得,又倍感骄傲。在罗湖未来学校,思政课有个有趣的别称,叫校长“棒棒堂”,这是一门因学生喜爱而设立的思政课堂。孩子们的惦记,正是校长“棒棒堂”成功的表现。
最开始,这只是一门普通的思政课堂。有一次,熊荣在给低年级孩子们上思政课的时候,带去了一些棒棒糖,作为给课堂上踊跃互动的孩子们的奖励。这份棒棒糖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喜爱,也随之传去了其他班级。至此,校长用一份棒棒糖打开了学生参与思政课堂的活跃性,大家便开始称之为“棒棒堂”。
思政建设,与党建息息相关,罗湖未来学校将党建落实到每一处细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在国歌响起的那一刻,孩子们歌唱的声音甚至盖过了伴奏音。”熊荣表示,中小学升旗仪式是“固定动作”,但孩子们自发唱响国歌,却是“意外收获”。
熊荣认为
学校里的处处细节
都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也让大家看到了
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去年11月,罗湖未来学校在运行了一个学年后发起了学生在校满意度调查。主观生活满意度,是学生对自身健康状态及生活环境满意程度的主观评价。综合来看,对于学生主观生活满意度,学生填写“总是”占比为54.12%,填写“经常”占比为38.52%,合计为92.64%。
高达92.64%的评分
是学生对罗湖未来学校的肯定
答卷的背后
是多样可选课程、团队制项目式活动
教师队伍导师制等特色教学体系的成果
“这学期我用3D打印机制作了一个飞船模型,我才知道3D打印机可以制作出所有想象中的东西。”上学期刚刚学完3D打印课程的同学兴奋地说道;而在另一边的教室里,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学习国际象棋。
熊荣表示:“与其他传统学校不一样,我们更注重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让孩子们在学习众多新鲜事物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特长所在。”
电梯里,张贴着学生手绘的画报;楼道里,展示着学生手工制作的模型……学生的作品成果,值得学校珍而重之,孩子们也会获得成就感。
熊荣介绍,学校创新实行“学科性课程+活动性课程+探究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的多样可选课程体系,通过跨学科融合课程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罗湖未来学校实行团队制度与项目式活动,不严格区分年级班级,两个年级组成一个大团队,团队下设若干主题团队,进行混龄或个性化教学和育人活动。团队制下的各团队可实现便捷的跨团队活动,包括同龄混合和跨龄混合课程,以及项目制学习活动。
家长们认为,团队制、项目式活动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打破教材局限,将不同年级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融合为主题课程,让学生在多元环境中碰撞出新奇的火花。
在未来教室里
老师既是科任老师
又是导师
其中,导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研究,并对学生学习、社交、生活等方面进行跟踪观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留下记录。导师制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了教师的专属关注和接纳。年轻化、高学历、跨学科、复合型是罗湖未来学校师资队伍的突出特色。其中,学校教师硕士以上学历51%,海归名校博士比例达到13%。
当主科教育不再成为限制孩子们学习的桎梏时,主科成绩也不应该成为评价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对此,罗湖未来学校实行“知识—习惯—素养”的立体式评价,赋能学生多元发展。同时,学校开创“自主学习+全员导师+特色社团”的课后服务,被评为“2022年深圳市罗湖区课后服务特色学校”。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凤昌曾这样评价罗湖未来学校:“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启动已有8年,我很欣喜地看到,依据罗湖区本土、原创的理念打造的罗湖未来学校,在数年筹建和孕育之后,真正以‘未来学校’命名自己,打开全新世界、踏上勇敢的征程。”
”
当虚拟的教学理念
跳出文本成为现实
罗湖未来学校挑起了
未来教育先行的重任
用一年多的时间告诉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dcnews/126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