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市发展的思路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发展举措?在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通过后,信阳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布局和定位又是什么?
自今日起,本报陆续刊发一组共三篇文章:《区域中心特色明》、《产业支撑筋骨强》和《城乡一体和谐美》,分别从区域性中心城区建设、产业支撑和城乡一体等3个方面,介绍我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敬请关注。
信阳新闻网1月21日讯(本报记者向炜)对于信阳这样的农业大市来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无疑是助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动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绝不是新一轮的造城运动,它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重在提升品质。我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立足信阳的实际,着眼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紧紧围绕全市“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的战略定位,牢牢盯住“六个关键领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优化、城镇化绿色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贯彻紧凑集约、产城融合、塑造特色、增强支撑理念,以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副中心城市集群、县城带动、重点镇支撑”的城镇体系建设,开拓了城市发展的新思路,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信阳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中心城区辐射
我市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整合发展资源,健全服务功能,持续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搭好“6+3”中心城市框架,加快推进组团式发展。通过建立浉河区、平桥区、羊山新区、工业城、上天梯管理区、南湾管理区六区联动常态机制,强化中心城区行政文化、高端服务、现代商贸、创意创新功能定位,逐步发展成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复合型城区。强化中心城区高端服务、现代商贸、信息中介、总部经济、创意创新等功能。
以建设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我市按照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追赶大城市的发展方向,利用区位优势、强化交通优势、提升物流优势,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壮大支柱产业,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全市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罗山县城、明港镇和鸡公山管理区与中心城区组团式发展,加快组团快速交通体系建设,加强组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城市组团疏散。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合理布局商业、办公、居住、生态空间与交通站点。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老城区改造机制,优化提升老城区功能。
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批发市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有序推进城中村、连片旧住宅、废旧工业片区等综合整治,适当提高交通设施和绿地用地比例,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市新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引导优质公共资源向新城区转移,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互动,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区空心化。推进客运、货运综合枢纽建设改造,促进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争取将信阳列入全国二级物流节点城市,提升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加大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力度,推进快速通道和生态廊道建设,密切中心城区和周边县城的联系,建设宜居信阳。争取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组团城市罗山县城常住人口达到25万人,明港镇区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
副中心城区集群
借助县城落户成本较低、人文环境相近、进城农民有较强归属感等优势,优化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我市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增强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引导农村人口就近向县城集聚。按照“组团式、集群化”发展理念,加快培育潢川、光山副中心城市群。
优先推进潢川、光山两县连接通道建设,先期加快推进潢光路拓宽改造,后期沿小潢河两岸再建设两条通道,构建连接两县的便捷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潢川、光山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等载体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基本功能完善,增强就业和人口吸纳能力。推动潢川县城向南、光山县城向北发展,加强城区对接,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增强综合承载功能。构筑两县与信阳中心城市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增强经济联系与产业互动发展。
按照这一发展思路,到2020年,潢川县城常住人口有望达到50万人,光山县城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两县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市域副中心城市作用进一步增强。
城镇示范带动
我市抓住新县纳入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的发展机遇,聚焦信阳新型城镇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推进产城互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探索和试验。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支持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国家和省级重点镇建设,引导农民就地城镇化。
把县城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城市新区加快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抓好老城区绿色生态改造,提升城市现代化品质,加强新老城区交通连接,有序推进老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改造,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适度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到2020年,息县县城常住人口将会达到40万人,淮滨县城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商城、新县两个县城常住人口达20万人左右。
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合理布局,适度发展。支持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国家和省级重点镇、市级试点镇建设,优选一批具有较好区位优势、较强经济实力、较好设施基础、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心镇作为加快建设试点,重点支持其率先发展,通过加快专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逐步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支持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条件的乡镇,通过发展特色明显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文化旅游服务业,逐步做大城镇规模。对于不具备产业集聚基础的小城镇,要重点强化区域服务功能,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通过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再上台阶。我市已经争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中央预算投资2500万元,城市河流内河治理清洁行动三年计划滚动落实。4940套棚改计划和1078套公租房分解落实到位,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41168万元。
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城市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80万左右,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辐射带动能力和县级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zhuangxiuzhishi/11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