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发生了替跑者猝死事件,死者家属将赛事运营方和转让号码者告上法庭,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日前公开审理这一国内首例马拉松替跑者猝死索赔案件。原告索赔123万余元,不过当天各方均进行了陈述,并未进行判决。此案已被各方赋予更深刻、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即本案裁判将为此类事件的责任认定提供可供参考的裁判标准,以进一步明确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各方主体义务和责任,规范各方行为,或许会对国内体育赛事组织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回顾自己的跑步史,我替跑过,也被别人替跑过。有一次境外马拉松,我本来想参赛,可是没报上名。比赛前我还是去了,赛前临时有女选手放弃参赛资格,我并不认识,朋友将号码布给了我,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合乎规矩的事情,但是自己想跑,于是就挂着个女选手的号码布去跑,阴差阳错竟然还拿了名次。事后我内疚了许久。当时,无论是检录,还是赛后领奖,根本没有人找你核对信息,组委会充分信任参赛者,而我却“偷鸡摸狗”地干了这件事,十分汗颜,惭愧万分。这也是我唯一一次替跑,也不计划再有类似行为了。
被人替跑,则是前年广马我幸运中签,后来深马也中签,两个比赛同一个周末,一个周六一个周日。我放弃了广马参赛资格,在一个跑步论坛上发了个帖子,而后一个广州的跑者说要我的名额,他转给我报名费,我后来配合他将参赛物品领了出来。广马对领取参赛物品管得较严,非要我的清晰身份证复印件才可以,我也有过一丝担心,怕对方拿我的身份证信息去干别的,毕竟大家并不熟识,他在微信中说就是跑个步,绝对不会干别的。之后他顺利参赛,安全完赛,没给我惹上什么“麻烦”。在厦门海沧半马替跑者猝死发生后,我给自己定下“规矩”:不再替跑,也不再转让。这种事概率极小,一旦发生,带出的问题,可能会对你的生活、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马拉松运动动辄几万人的规模,赛事运营方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力保万无一失?这几年在境外也跑过多次马拉松,有些比赛名头也很响亮,可是在赛前检录上,太随意了,没有安检,一切就靠大家自觉。更有一些赛事,还用的是循环利用的芯片,赛后参赛选手主动交还,没有人强制你必须交。不过一旦发现你没有交还,迅即会从你报名时的信用卡上扣费。国情不同,国内的马拉松比赛,对安检颇为看重,有的甚至有点机场安检的味道,水都不让带,就差再验身份证或人脸识别了。
假如替跑猝死案的判决有利于原告,那以后各个马拉松势必会进一步加强安检,增添费用不说,也从时间上给众多参赛者带来不便。我注意到,除了原告外,无论被告之一的名额转让者,还是被法院追加参与诉讼的名额转让中间人,都在庭审中指责赛事运营方疏于监管,未尽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或许他们都忽视了,其实是他们自己先违反了赛事运营方制定的赛事规程。自己没守规矩,自己可以犯错,但是赛事运营方却需要完美,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像马拉松这样的全民赛事,更多的是靠大家共同努力,自我约束,否则,真没法办下去了。
但愿这次替跑猝死案的判决,能够促进国内马拉松运动的健康发展,强化大家的规矩意识。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sznews/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