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园,寻找光明记忆”公明腊肠特色寻访活动顺利开展。
学生现场体验灌腊肠。
11月1日上午,由光明新区文体教育局主办,新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新区公明下村小学联合承办的第十三届深圳创意十二月主题活动“走出校园,寻找光明记忆”公明腊肠特色寻访活动顺利开展,下村小学的师生、新区文艺家及市民60多人来到迳口社区腊肠生产基地,了解公明腊肠的历史和腊味文化,在阵阵醇香中感受本地悠久的“腊味情怀”。
将传统文化跟学校教育结合,探寻本土文化之根
临近腊月,光明新区村落的许多家庭都要制作各种广式腊味,村落河沿旁、屋檐下挂满的一串串香肠,散发出一股股浓浓的酱香味。
本次活动将传统文化跟学校教育真正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校园之外共同探寻本土文化之根。通过对本土传统美食公明腊肠制作工艺与历史故事的了解,从历史、地理等多个角度去认识“舌尖”上的科学与人文。同时,通过此次活动,新区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的文艺家们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共同探寻传统文化,并教导和鼓励孩子们用文学、摄影、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开展创作,了解、亲近并融入本土风俗,东莞小产权房,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
现场制作腊肠的师傅介绍,制作腊肠的选料极为严谨,从主原料猪肉到配料的选择都严格把关,必须是现宰的猪后腿的瘦肉、脊背两边的肥肉,肥瘦比例是7:3,肠衣与其他配料(酒、酱油、白糖、食盐等)均须选择上乘产品,这也是公明腊肠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制作的过程也是颇有讲究,经过腌制和灌肠后,扎肠要保持每条腊肠的长度均等,再摆放在竹架上,风干和晒烤的时间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来进行判断,经过三至四天的流程下来,美味的公明腊肠就完成了。
传统的公明腊味饭,是本地经典“暖秋”美食
一位参与活动的阿姨告诉记者,公明腊肠最直接且美味的做法就是将腊肠整条放在米饭上蒸熟,腊肠吸收了米饭的清香,米饭吸收了腊肠的猪油精华,香而不腻,相得益彰。
除了腊肠外,腊味也是秋季美食的重头戏,公明的传统腊味饭同样让人垂涎。传统腊味饭以腊肠和腊肉为主,口味偏咸带甜,还带有一股酒香,回味浓郁,独具特色,同样美名远扬。传统的公明腊味饭,香滑、开胃又暖身,是本地经典的“暖秋”美食。
“只要用正宗的方法来调制,它的味道就会出奇的香。”何谓正宗的方法?腊肠生产基地的一位老师傅告诉记者,其方法就是泡油粘米、砂锅煲饭、放腊味、放味汁。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还是需要技巧,其中最讲究的是材料、火候和时机。选用油粘米搭配腊味,明火煲制,随着火候渐入,香味随之满溢而出。待完全煲好后,掀开煲仔盖,热气腾腾直上,熟透的各式腊肉、腊肠、腊鸭依次排列在晶莹剔透的油粘米上,色泽靓丽。再将腊味酱油淋入煲仔中,米饭的清甜与腊味的香浓伴随着嗞嗞作响的声音,甚是奇妙。腊味的醇香,油粘米的糯甜,两者在舌尖相互交织,让人爱不释口。
知多D
据资料记载,公明腊肠自1955年开始生产,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了。公明腊肠最早是当时宝安县公明食品站的产品之一,那时食品站主要负责生猪屠宰,也出售其他食品,而公明腊肠的产量很低。第一代制作腊肠的师傅利用古法制作手艺,在广式腊肠制作工艺基础上,融入公明人喜欢的咸、香、脆口味,独创了公明腊肠,以其色香味俱全而享誉市场。
活动中,新区的艺术家们兴致勃勃地与当地村民交流,村委统建房,并在现场对学生们进行写作、书法、美术、摄影等创作指导,学生们也异常兴奋,纷纷投入到对腊肠制作手艺的观察中。
本版采写:
光明通记者何双美 通讯员 符定平 林峰弟 徐昊 游植辉 曾翠霞 梁智浩 麦凤婷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sznews/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