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种地名的命名方式非常常见,那就是“联称地名”,即在政区合并时,由双方称谓各取一字组成新名赋予合并后的地方。
比如省名中的江(宁)苏(州)、安(庆)徽(州)、甘(州)肃(州)是这样,市、县名中的福建龙(溪)海(澄)市、山东潍(县)坊(子镇)市也是这样……
不仅在省、县,一些镇(街道)和村(社区)命名也会用同种方式。除此之外,在一些地方的行政村合并时,也会采取数字+联/合/和等方式来命名。
深圳的这种地名不少。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深圳这些“联合”地名。
联称地名
>>燕罗街道
属宝安区,成立于2016年12月,从松岗街道析出。街道取辖区范围内燕川和罗田两个村(社区)首字而得名燕罗街道。
燕罗风光@读特
>>马田街道
属光明区。马田街道得名于原马田乡。1963年,马山头大队与薯田埔大队合并为马田大队,取马山头的“马”与薯田埔的“田”为大队名。1981年分开,1984年又合并为马田乡,属公明镇(区)。2016年,光明新区原公明街道办事处、光明街道办事处二分为六,新设光明、公明、新湖、凤凰、玉塘、马田六个街道办事处。
薯田埔村牌坊
>>南湾街道
属龙岗区,原属布吉街道。2006年,从布吉街道析出,取南岭的“南”及原沙湾乡的“湾”,是为南湾。
@南湾街道办事处
>>大浪街道
属龙华区,大浪街道之名源于大浪乡。新中国成立不久,因要在此地成立一个新的乡,就从大船坑和浪口两个大村中各取一字,是为“大浪乡”,大浪因此得名。大浪原为龙华镇的一部分,2006年,从龙华街道析出。
@大浪街道办事处
>>南水
属南山区蛇口街道。原名南村,又叫田寮仔,后来与水湾头合并,称南水村,后水湾头分出。
@深圳第一
>>上合
属宝安区新安街道,原名上川村。1952年,为方便管理,上川乡和八合乡合并,取上川的“上”和八合的“合”,是为“上合乡”。后八合乡各村逐渐脱离上合,原上川村继续保留上合之名。
上合孝德园@深圳市非遗保护中心
原上合乡大致范围(1941年宝安县地图)
PS:八合乡是由甲岸(隔岸)、流塘、庄边(含北灶)、臣田、凤凰岗、铁岗、公爵薮(孔雀斗)、更鼓岭(下埔)八个村组成,其中公爵薮和更古岭已经沉入铁岗水库。
除凤凰岗外其他七村的位置(1930年日军军用地图)
>>东塘
属宝安区沙井街道,由东山、塘下两村合并而成,东塘是两村的合称。
>>新田
属宝安区福海街道,原属凤凰村。1979年,凤凰村的新村和稔田析出,成立新村,各取一字为“新田”。后稔田析出,新田保留村名。
>>新羌
属光明区新湖街道,社区名,由新陂头、羌下、羌下新村、湴口、北岗(圳口)等居民点组成,取辖区内两个自然村新陂头和羌下首字,得名新羌社区。
新陂头老村
>>将石
属光明新区马田街道,原社区名。1957年,周家村的将围、石围、大围、新围、南庄、塘下围、上石家、下石家八条村合并组成将石乡,以将围、石围二村首字定名。后分别为将石大队、将石乡、将石村、将石社区等。2016年,将石社区分成将围、石围、石家、新庄四个社区。
石围耕隐麦公祠
PS:将围社区由将围、塘下围组成;石家社区由上石家、下石家组成;新庄社区由新围、南庄及大围组成,以新围的“新”和南庄的“庄”命名;石围社区只包括石围村。
>>溪岭
属龙华区观澜街道,由庙溪和蚌岭两村组成,取两村尾字而组成地名。
蚌岭蚌岭@龙华新闻
>>新放岭
属龙华区观澜街道,由新石桥、放马埔、赤花岭三村各取一字而形成地名。
赤花岭新村
新放岭大致范围(1930日军军用地图)
>>大坪联村
属龙华区观澜街道。由大沙河和企坪两村各取一字而得名大坪联村。
企坪村
大沙河、企坪(1930日军军用地图)
>>上塘
属龙华区民治街道,为片区名。龙华镇时代,为上塘乡,辖上芬、龙塘、简上、龙屋、东头、西头等村,取上芬的“上”及龙塘的“塘”,是为龙塘。
>>南三
属龙岗区布吉街道,社区名,由南门墩村和布吉三村组成,取南门墩的“南”和布吉三村的“三”为社区名。南门墩又分为上南门墩和下南门墩,简称南上村和南下村。
南门墩@半山楼事
>>雪象
属龙岗区坂田街道。由雪竹径和象角塘组成,各取首字组成村名,其中雪竹径又分为上雪村和下雪村。
雪象花园新村
雪竹径、象角塘(1930日军军用地图)
>>新大
属大鹏新区南澳街道,由新圩、大岭下、上横岗、下横岗、坪山仔、碧洲、新屋仔、欧书园和枫新九个村组成,取新圩和大岭下2村首字为名。
新大社区统建楼@章轲
>>布新
属大鹏新区南澳街道,布尾、新桥、石桥头、水贝、布锦、南坑埔六个村组成。解放以前称四乡屯,土改时改做布新乡,取布尾和新桥两村首字为名,沿用至今。
位于水贝村的袁庚故居@爱大鹏
三村联合
>>三围
属宝安区航城街道。土改时,草围、塘边、后瑞(厚兴围)三个自然村成立三围农会,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三围大队。后草围、后瑞分出,塘边保留三围之名。
后瑞村@滨海宝安
>>三星堂
属宝安区福永街道,即福永村。由于旧社会经常发生村与村之间的械斗,为壮大力量,陈屋、庄屋、梁屋三姓联合对付外村,故前人称此村为三星堂,后改福永村。
福永庄屋村@家在深圳
>>三联(吉华)
属龙岗区吉华街道,由禾沙坑、松元头、塘径三村组成。
三联水库绿道@龙岗发布
>>三联(龙华)
属龙华区龙华街道。1958年公社化,由山咀头、弓村、狮头岭三个高级社组成三联大队。现为三联社区,辖弓村、山咀头和狮头岭。
弓村夜景@miyazk
>>三合
属龙华区大浪街道。该地原有黄草浪、黄竹径、谭罗三个小村,1951年合并,取名三合村;1957年谭罗村分出,三合村保持原名。
四村联合
>>四和
属龙华区福城街道。由江围、南屋岭、松元围、武馆四条村组成,取四村和睦相处联合在一起之意。
松元围村@茜坑社区
>>四联
属龙岗区横岗街道。1958年,茂盛、贤合、排搒、新塘坑4村组成排搒大队,1962年又分为排搒、茂新两个大队,1964年并入横岗大队,1978年从横岗大队分出,组成四联大队,意思为四村联合。
茂盛世居
五村联合
>>五和
属龙岗区坂田街道。由和磡、光雅园、大光勘、大发埔和南坑五条村组成,现分为三个社区,其中和磡、光雅园和大光坑为五和社区,大发埔为大发埔社区,南坑为南坑社区。
五和小学
>>五联
属龙岗区龙城街道。共有13个自然村。1958年公社化时组成历吓、五联、瓦窑坑三个大队,1963年合并为五联大队,1975年历吓分出另立大队。由于公社化时期的五联大队由五个自然村组成,故称五联。
五联@龙岗发布
PS:五联的13个自然村分别为竹头背、瓦窑坑、协平、岭背坑、将军帽、朱古石、黄龙湖、中坑、上寮、下寮、伯公坳、杉坑、焦湖。
六村联合
>>六约
属龙岗区横岗街道。解放前由6个自然城内为防备盗贼抢劫,订约联防,故名六约。六约村共有七个自然村,分别为牛始埔、龙塘、塘坑、麻地、埔厦、大和和深坑。
六约李氏宗祠@吴国勇
>>六联(坪地)
属龙岗区坪地街道,下辖15个自然村。解放前由六个自然村联合防盗,故名六联。
罗屋世居
PS:六联的15个自然村分别为屯梓墟、新香、老香、新围、老围、黎屋、老屋、楼角、大源、罗屋、鹤坑、吉坑、石碧、发岗埔、六屋。
>>六联(坪山)
属坪山区坪山街道。原由六个大村联合而成。1963年,六联、睦和两大队合并,因六联人口众多,地方较大,故仍称六联。
丰田村
六联现辖丰田、澳子头、浪尾、洋母帐、珠洋坑、横岭塘、坪山围。
>>六和
属坪山区坪山街道,由飞东、飞西、正坑、山吓、甲片、新和六个村组成,原属六联,后来分出。
六和城
PS:正坑、山吓、甲片又合称正山甲。
九村联合
>>九街
九街,属南山区南头街道,原名莲子城,因南山、赤湾山从海面而起,似莲头,而南山村、南园、北头、大新、涌下、关口、一甲从南山向北一线伸延似莲柄,九街东、西、北有几个小山村衬托着似莲花瓣,它本身在一个圆形的小山上恰似一颗莲子,故名莲子城。
南头古城
后因金鸡涌、大板桥的开凿,把莲柄横断几节,于清康熙年间改名九街,因南头古城外内辟有县前街、显宁街、永盈街、聚秀街、和阳街、迎恩街、五通街、牌楼街、新街等九条街道。
PS:九街并不属于村子联合。
>>九围
属宝安区航城街道。解放前由蔗园埔、簕竹角、黄麻布、料坑(廖坑)、凉水井(杨水井)、亚婆髻、黄金洞、刘民(龙门、林门)、鸡毛(草尾蓢)九条村组成,故称九围。
黄麻布古村落
现存4村:黄麻布、蔗园埔、簕竹角、料坑四村。其中,黄麻布簕竹角现为黄麻布社区;料坑属石岩街道;蔗园埔属九围社区。
其他联合
>>南联
属龙岗区龙岗街道。1963年,刘屋、间前、瑞合三个大队合并,因地处龙岗南面,又是三队联合,故称南联。南联社区现辖17个自然村。
位于罗瑞合的鹤湖新居
PS:南联的17个自然村分别为圳埔岭、向前、邱屋、刘屋、麻岭、银珠岭、黄龙塘、水口、吓岗一、吓岗二、龙溪、昔安、罗瑞合、简一、简二、黄龙坡、巫屋。
>>爱联
属龙岗区龙城街道。土改时,将当时爱联的16个自然村分为四联、五联两个村,1953年成立爱联小乡,取团结友爱、互相联盟之意。1956年将三个高级社合并为爱联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爱联大队。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sznews/11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