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回顾
金融业增加值超千亿元、增长10%,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持续
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创新载体10家
全面启动10大重点片区、167个重大项目建设
成功举办罗湖区招商大会,12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罗湖,意向投资总额突破1000亿元
全年引进优质项目278个,预计实现年营收329亿元,创历年之最
出台抗疫助企惠民纾困“十条”措施,投入2.1亿元为20多万城中村居民和1.2万家市场主体排忧解难
万象城三期、粤海天河城、万象食家等商业综合体开业,新增首店60家
举办“新春”“五一”“十一”汽车集中促销等活动,拉动汽车零售额增长超30亿元
九大类民生支出预计完成16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超八成
建成中小学、幼儿园12所,新增学位10155个
近半常住人口签约家庭医生,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增至6.1名
改造升级4家社康机构,建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建设筹集公共住房6111套、供应4029套,超额完成年度筹集任务
出台45项具体举措加快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区建设
启动“深港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全国首发罗湖跨境消费综合指数
开设香港工商专业和青年团体服务中心以及全市首个港澳婚姻登记服务专窗
尚创峰港医医疗城签约80名港医,成为大湾区首个规模化港医诊疗中心
地铁14号线罗湖北站建成通车,深汕高铁罗湖北站开工建设
“五个聚焦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走深走实”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戏剧作品《烟》获第十九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金奖
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基本同步。
今年重点工作
深港融合:加快深圳火车站-罗湖口岸片区升级改造。推动文锦渡口岸生鲜货运功能转移。推动莲塘口岸24小时通关,试点开通“港车北上”。加快推进地铁17号线和深南东路东延、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工程。推动罗湖区人民医院纳入深港医疗转诊服务机构。加快深港深度融合展示中心、深港妇女儿童交流活动中心、深港家事调解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落地。探索深港合作开发过境土地B1地块,争取税收、跨境贸易政策,打造“境内关外”特殊监管区。
产业发展:引进持牌金融机构不少于6家。引进有国际竞争力的会计、法律服务、管理咨询、综合性人力资源等高端服务机构5家以上。引进旅游企业总部和产业链企业8家以上。引进营收超10亿元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国高企业150家。实施战新产业专项政策配套,战新产业产值达到1600亿元。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高标准打造五大特色消费街区和N个专业消费集聚区。孵化5个本土消费品牌,引进国潮品牌、品牌首店、新概念店10家以上。引进国内外家居优质品牌、原创品牌10个。引进服装、化妆品、酒类等知名国际品牌5个。大力发展直播经济、流量经济、网红经济、夜间经济等新服务新业态。
重点片区开发:全面建设清水河总部新城。高水平打造大梧桐生态融合区。笋岗片区高标准打造新罗湖城市会客厅。高质量推进湖贝、蔡屋围两大统筹片区建设。
加快推进泥岗片区、市人民医院周边片区改造等片区建设,完善城区功能、扩大有效投资。
综改试点:围绕港人生活、港企成长、产业融合、空间拓展等方面,加速推进首批授权事项落地。深入研究珠宝玉石、黄金金融、专业服务、通关便利、跨境医疗、跨境消费、港味餐饮等17项改革项目。坚持城市有机更新,深入探索高密度城区二次开发新模式。开展存量工业园区升级改造试点,探索发展飞地经济。
营商环境:构建功能全、运行畅的智能化企业服务平台体系,做到企业诉求解决回复率100%。聚焦港资企业商事审批,打造“信即办”审批新模式。深化政务服务“免证办”“自助办”“跨域通办”,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落实市场主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快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罗湖分窗口建设。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maifanggushi/13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