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仙桥小产权房?打开这张成绩单,读懂天河这一年|聚焦天河两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起步之年。一年来,天河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5年全市第一,获评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位列2021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榜首、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二,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政府工作报告透露,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增长8%以上。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天河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拓展新空间、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增长8%以上。实现税收收入879.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8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0.6亿元、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商品销售总额突破1.2万亿元,规模以上软件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高端专业服务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

精准出台“双统筹36条”和软件业、高端专业服务业专项政策,兑现高质量发展产业扶持资金5.8亿元。新增企业16.4万户,增长37.5%,占全市35.6%;新增“四上”企业1307家,增长21.5%,占全市17.8%,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新引入持牌金融机构13家,中望龙腾、品高软件、洋葱集团分别在科创板和境外上市,上市企业达42家,总数占全市20.6%。成功引进韩国现代财产保险等重点产业项目81个。

——平台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天河中央商务区“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广州环贸中心、寺右万科中心、广发证券大厦等楼宇投入使用,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运营,新引进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1个。

广州国际金融城新引入农业银行、酷狗音乐等百亿级项目,澳门国际银行成功进驻;起步区累计8个项目封顶、3个项目竣工或分期验收,棠下新墟村民复建房完成分房;东区国有土地新签约或结案8宗。

天河智慧城(含天河智谷片区)新开工小鹏科技园等重点项目13个,新引进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34家,网易总部二期、时代(天河)二期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天河软件园获评四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天河路商圈入选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新引进国际品牌51个、首店97家,正佳广场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沙河片区城市设计和控规获市规委会审批通过。

——创新核心地位更加彰显

升级打造“一赛一节一基地”创新服务平台,新增科技类企业3.4万家,占全市38.2%;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995家,占全市26%;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5家企业入选2021年中国互联网百强,占全市55%;4家企业入选2021中国新科技百强,占全市80%。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省分院成功落户。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累计入驻创新项目28个,孵化具有国际引领性、突破性成果16项。新增国家级孵化器4家,居全国各区(县)首位。

联合主办“第十一届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粤港澳大湾区专题论坛,全区专利授权量达2.9万件,总量连续19年全市第一。10项成果入选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市45.5%。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纵深推进

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落实市营商环境4.0改革要求,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六大工程,持续提升天河的吸引力竞争力。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实现企业注销“一网办、简易办、联合办”,344项高频事项纳入“跨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企业开办“照、章、税、保、金、银”六环节一起办理;全市率先试点提供“交房即交证”服务。全区“一盘棋”推动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区投资服务中心获评省年度最佳招商服务团队。

——国企改革纵深推进

区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深化“村改居”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所有村改制公司、“村改居”社区党组织实现“三个一肩挑”,农村集体资产全部实现电子化交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被农业农村部总结推广。

——对外开放合作开创新局面

深入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制定实施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实施方案。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投入使用,协助港澳台青年创办企业223家,“1+1+N”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服务体系初见成效。高标准推动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625家企业成功开设自由贸易账户,全区实现服务贸易出口额15.6亿美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电竞中心”入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首批创新实践案例。广粤国际社区服务中心和汇景国际社区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城区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用“绣花”功夫打造群众安心、暖心、舒心的人民城市。

——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规划引领城区科学发展,完成土地收储73.9公顷,攻坚克难完成机场二高南段工程天河段等重点项目征拆工作。市区合力加快推进38个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地铁18号线首通段开通运营,天润路东段等4个项目顺利完工,7个高快速路出入口改造提升、10个拥堵点整治全面完成。累计建成5G基站7315座。金融城起步区220千伏员热变电站按期投产送电。

——城区建设质量大幅提升

稳步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冼村改造取得重大突破,签约率达99.65%,已签约房屋拆卸率达99.64%,首期、二期复建房已回迁;新塘、新合公司改造项目新分复建房2668套。完成老旧小区微改造27个,核发既有住宅电梯加装规划许可313宗。完成17个专业批发市场转型疏解,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37.2公顷,治理违法建设393.4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居广州中心城区第一。

以碧道为牵引统筹推进水安全补短板和水污染治理,建成碧道13.7公里,完成35条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治理,新增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排水单元达标认定2143个、达标率83%。

深入实施白云山“还绿于民、还景于民”工程,完成白云山缓冲区天河段综合环境提升和伍仙桥入口路径整治。

建成区、街、村(社区)三级林长体系,建成口袋公园14个,天河智慧农业公园、天河精品农业公园(一期)对外开放。

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创建星级投放点199个,建成“两网融合点”159个。新增机械化保洁设备160台,新建、改建公厕17座,连续6年获评全市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A档。

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组织培训15.9万人次,新增就业6.6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兜牢困难群众保障底线,及时足额向困难群众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3557.3万元。建成街道颐康中心21个、家庭养老床位1718张,街道长者饭堂提供“刷卡就餐”服务142万人次,五山街五所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结对帮扶协作工作扎实开展,推动35家企业落地协作帮扶地区,助力帮扶地区销售农特产品超15亿元,“民主党派+东西部协作”共建模式受到全国政协高度评价。

——教育医疗事业提质发展

扎实开展“双减”工作。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一期校区、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建成开办,广州中学凤凰校区加扩建项目一期、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北区、华景小学综合楼等项目完工,天河外国语学校智慧城校区控规获市规委会审批通过。

新开办小学2所,新增规范化幼儿园6所,以“优秀”等次圆满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

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完成区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编制,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北侧大楼建成移交。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113家,数量居全市第一。

为1.9万名常住人口孕产妇及其1岁以内的婴儿统一购买保险,为2.9万名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打造全省首个“线上+线下”用药服务模式。珠吉护理院获评全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疫情防控更加扎实有力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决打赢打好“5·21”广州本土疫情、林和疫情等多场抗疫硬仗,成立全市首个区级流调溯源指挥部,建立集中隔离酒店三级责任体系,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220.4万人、覆盖率98.3%,组织核酸检测1015万人次,累计接待入境人员6.3万余人,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环境。

——文体事业发展成果丰硕

深化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市级示范点建设,做强猎德人家社区综合服务品牌,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792场、公益文化艺术普及活动220场。完成毛泽东视察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提升工程。区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车陂街获评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粤港澳电竞发展研究院、广东省新形态网络游戏协审中心成功落户;12家企业入选市文化企业30强,居全市首位。

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着力转作风、提效能,全面提升履职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进

坚持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100%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68件、政协提案137件。成立全市首个区级法律援助专家委员会,入选首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在法治广州建设考评中获评优秀等次。区司法局获评2016—2020年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天河南司法所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天园街环宇社区、车陂街旭景社区荣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政府工作作风持续改进

始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四风”。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实现对区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常态化全覆盖。

——政府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数字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上线5G消息+智能咨询服务平台,通过12345政府服务热线解决群众诉求36万件,区政府门户网站获评2021年度中国优秀政务网站。高标准建设“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区街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建成区来穗人员服务示范中心,基层治理“七力凝聚”协同共治模式被中央政法委推广,“3+1+3”车陂街社区社联自治创新实践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刑事治安警情下降11.8%。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连续7年全市第一。双拥、人民武装、妇女儿童、信访、对台、侨务、外事、民族宗教、人防、档案、地方志、供销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郭苏莹

【作者】郭苏莹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hot/117474.html

相关推荐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