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小产权房交易,多年“心病”解决了——太原市10万余套“问题房”完成首次登记

■梦寐以求的“大红本”

庞慎心是太钢的退休职工,居住在太钢花南小区。小区上世纪90年代末建成,是太钢的职工宿舍。1997年入住的时候,房屋的产权分为两部分,庞慎心占71%的产权,剩下的属于太钢。没有全部产权,就没办法办“大红本”。期间,他也听说过一些“房改房”的例子,但全都是捕风捉影,拿证无望。单位分的房子,能不能拿上房产证,什么时候能拿上,成了庞慎心一家的心病。“不能提,也不敢想。”

事情终于在去年有了转机。庞慎心看到太原市着力解决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的事情,倍感兴奋,也对解决自己房屋的产权问题充满信心。

今年3月,正值疫情期间,花南小区的居民忽然接到社区通知,不动产登记部门在小区现场收集住户相关信息。庞慎心递交了个人信息和买房原始资料;之后接到通知,让他去太钢房产交易所认证;认证通过后,去市为民服务中心缴了相关费用,等了一段时间就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不动产权证书。

那么,庞慎心为何能成为今年首批解决“有房无本”问题的幸运儿呢?

■三方积极配合“拿证快”

“主要是因为他的各项条件都符合。”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荆庆年表示,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时间跨度长、牵涉利益多、涉及部门多,情况复杂。去年下半年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应民意,出台政策并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纳入该市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太原市对涉及“有房无证”问题的6个城区30余万套商品房、房改房、回迁安置房分类排查,全面理清遗留问题底数,共梳理出四类问题,作为处置重点。第一类是国有建设用地上有违规问题的商品房;第二类是企事业单位国有建设用地上自建的经济适用房、房改房;第三类是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的回迁安置房;第四类是无申请主体的房屋。只有符合上述四种情况才属于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范畴。

“庞慎心的情况属于第二类。”上半年,太原市重点解决太铁、太钢等企事业单位国有建设用地上自建的经济适用房、房改房。“他提供的个人信息与买房原始资料完整、相符、无异议。最后,相关费用也缴得及时。”荆庆年解释,“事实上,能快速拿证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群众、开发商、建设单位积极配合才行。工作中,有的其中一方积极,有的两方积极,有的三方都不积极。只有群众、开发商、建设单位都积极配合,工作开展得才顺利,群众才能‘拿证快’。”

■任何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去年8月至今,我市10万余套“问题房”已经完成首次登记,即将拿到“大红本”。耀眼成绩的背后,是太原市处遗办和市规资局、审批局、住建局、房产局、税务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协作配合的结果。

这么多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这需要牵头部门具有强大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随着工作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显现,影响了工作的纵深推进。“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发现,最难的是找到合理的政策依据。”荆庆年颇有感触地说。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hot/116212.html

相关推荐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