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寻找新能源替代就是一个必然的课题。
太阳
能的开发和应用,是人类的出路。马斯克上大学期间,就将目光投向了太阳能,并深度思考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他还完成一篇名叫《论太阳能的重要性》的论文。
2006年,马斯克出资1000万美元占三分之一股份和他的两个表弟成立了“太阳城”公司,他的两个表弟分别是莱登·赖夫和彼得·赖夫。这两个表弟是马斯克姨家的儿子,他们从小就在一起冒险、游戏。
太阳城公司经营户用光伏的推广。当时做此类户用光伏业务的公司也很多。从研发、生产、销售、施工都有公司涉及。兄弟三人在详细调研考察后发现该行业存在一些痛点。就像马斯克前两次创业一样,在他眼中,痛点即是商机。行业中难度最大,风险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研发、生产环节,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还有就是用户体验不好,无论是安装、交易等环节都不顺畅。当然也包括一次性出资和长久回笼资金的耐受度不佳问题。因为以上原因,户用光伏行业一直不瘟不火。大型生产企业倒闭也时有发生。
这个时候,硅谷思维和技术对于太阳城做了完美嫁接。他们重新定义了太阳城的商业模式。
“免费安装+租赁”模式为主,辅以互联网应用场景。精准规避以上所说的几大痛点。
首先,不做太阳能生产,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他们做整合和应用。轻资产也使得公司运营更加方便灵活。
其次是马斯克开发了一套软件,比如通过这个软件可以帮客户分析安装太阳能的经济账,数据一目了然,省去很多口舌,提高了客户的接受度。通过互联网就能实现电费和产权交易。给客户省去很多麻烦。说到这,谁说太阳城公司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呢?
其次是免费安装环节,以往的安装过程是个挺麻烦的事儿,张张罗罗的挺费心费力。
还有就是租赁模式解决了客户一次性出全款的压力,对于公司而言,租赁模式无非就是分期付款而已,只是时间略长些吧。只要公司算好经济账,这也是没任何风险的方式。关键是提高了推广的速度。当然,太阳城公司的后面,是政府对新能源项目的大力支持。这也是租赁模式的背景因素。
说到这,大家可能感觉也没有什么。一个轻资产的公司,没什么更高的科技含量,倒是像一个安装公司似的。其实不然,互联网思维正是具备这样的特点,全球民宿巨头爱彼迎公司,自己不也没有一间房间嘛!
2012年12月13日,太阳城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第一天股价几乎涨了一半。到2014年,太阳城市值接近70亿美元。
看人家做项目,好像和玩儿似的呢!
“”双碳”背景下,我国很多企业也在推广户用光伏项目,市场竞争也很大。希望太阳城的故事能给相关企业一些思考。
这里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模式。模式。模式。
本文地址:http://www.xcqxcq.com/fengshui/113989.html